白细胞低的免疫治疗方法 白细胞低的日常改善方法

2017-09-25 07:19 来源:网友分享

一、白细胞低的原因都有哪些

  白细胞是一种有核的血细胞,一般健康的人体内白细胞大约有4000-10000/UL(微升),如果当没微升量超过10000个的时候,就是常见到的体内发炎,白细胞增多。如果低于4000个时候,那就是白细胞减少,那么多数时候是因为药物,放射线,感染等细菌导致颗粒细胞减少。白细胞的减少常常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认为本病初期多是两虚脾气亏损,晚期伤及肝肾,导致肾阴虚,总以脾胃肝肾虚损为本,表现症状为常见乏力、心悸、头晕、低热、咽炎或粘膜溃疡。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二、白细胞低会有哪些危害

  白细胞减少症指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所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常导致白细胞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时,在儿童≥10岁低于1.8×10^9/L或﹤10岁低于1.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严重者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本病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白细胞减少症。一般轻度减少的患者临床上不出现特殊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症状。中度和重度减少者易发生感染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随其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程度和时间长短而异。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可分为轻度≥1.0×10^9/L、中度(0.5~1.0)×10^9/L和重度<0.5×10^9/L,重度减少者即为粒细胞缺乏症。

  一般轻度减少的患者临床上不出现特殊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症状。中度和重度减少者易发生感染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现高热、粘膜的坏死性溃疡及严重的败血症、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粒细胞严重缺乏时,感染部位不能形成有效的炎症反应,常无脓液,X线检查可无炎症浸润阴影或不明显;脓肿穿刺可无或少量脓液。

三、白细胞低的免疫治疗方法

  免疫细胞激活疗法是国内唯一真正从免疫入手治疗血液病的医学体系,它是济南血液病医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免疫疗法治愈血液病的成功经验与我国传统中医治根治本的精华优势相融合独家研制推广的,集免疫、药物、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治疗手段为一体,包含1大检测技术、6大特色疗法、12大创新技术针对每位患者个性施诊,经四大阶段彻底攻克白细胞低。

  1、免疫诊断(血液细胞基因分型检测)

  此阶段主要是采用先进设备精准检测病因和病变细胞所处阶段,为下一阶段的治疗奠定医学基础。

  2、免疫阻断+清除(中频渗透修复疗法、自血激活再生疗法)

  此阶段主要治疗原理是阻断白细胞的破坏和清楚生成障碍,实现初步治疗。

  3、免疫修复+激活(自血激活再生疗法、光量子益髓生血疗法)

  此阶段主要治疗原理是修复受损免疫细胞,同时激活自身固有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免疫重建+保护(自血激活再生疗法、中医养身健体疗法)

  此阶段主要治疗原理是重建人体固有的免疫系统,恢复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继而最大限度发挥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白细胞再次降低。

四、白细胞低的日常改善方法

  1、白细胞低吃什么

  可以尝试下吃煮熟带着花生衣的花生仁,另外提示适当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注意荤素搭配,粗粮细粮搭配;多喝白开水和水果,另注意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鹿茸,能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用以治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症15例,结果有7例血象和症状均有改善。凡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又兼阳虚怕冷之人,颇为适宜。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还宜选食羊肚、羊奶、乌骨鸡、海参、牛肚、阿胶、鸡肉、鸡蛋、鸽肉、鸽蛋、白鳝、甲鱼、太子参、山药、冬虫夏草、银耳、燕窝、猴头菇、枸杞子、黄精、胡桃肉、花生仁等。

  2、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指外周血白细胞绝对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分,所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常导致白细胞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在成人低于2.0×10^9/L时,在儿童≥10岁低于1.8×10^9/L或﹤10岁低于1.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严重者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3、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护理

  与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及程度、持续时间、进展情况、及治疗措施有关。轻、中度者,若不进展则预后较好。粒细胞缺乏症者病死率较高,预后取决于能否及时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恢复中性粒细胞数量。

  放射线及苯等化学毒物接触者和使用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者,须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时诊治。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血液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