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疝的治疗方法 婴儿脐疝的护理方法

2017-10-04 07:23 来源:网友分享

一、婴儿脐疝的症状与诊断

  脐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脐部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做增加腹内压动作时(如哭闹、站立或用力时)肿物会增大而紧张。以手轻压脐部包块时可使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并可闻及气过水声,亦可摸到未闭的脐环或疝环,儿童脐疝的直径多为1cm左右,2~3cm者罕见;成人脐疝多较大。脐疝多无自觉症状,个别可有局部膨胀不适感甚至疼痛,可能是疝囊牵拉镰状韧带的腹膜和脂肪所致。

  婴幼儿脐疝的诊断:一般有下列临床表现和体征即可诊断为婴幼儿脐疝。(1)婴儿出生后脐部呈半圆形的肿物隆起,大多如拇指头大小,质软,在肿物的下半可见到脐痕;(2)肿物在患儿哭闹或用力时增大, 安静休息或用手挤压时缩小或消失;(3)用手还纳疝内容物后可触及疝环, 疝环直径多小于2.0cm。

  成人脐疝的诊断比较容易,一般经过详细的询问症状外和仔细的查体多可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诊断困难的还可以选择超声检查。

二、婴儿脐疝的发病原因

  婴儿脐疝的原因:发病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常见的有三种:

  1、小儿先天肚脐发育良,肚脐周围的肌肉或筋膜缺损,是导致脐疝的一个常见原因。

  2、孩子出生后肚脐有一个慢慢愈合的过程,如果护理不当导致感染,也会诱发脐疝。

  3、有一些孩子肚脐开始是好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肚脐相对薄弱,小孩又经常哭闹,或有便秘的问题,使腹压增加,就可能诱发脐疝。

  婴儿脐疝的原因:发病机制

  脐是腹腔最后闭合的部位,是胎儿的脐带所在处。脐静脉在脐的最上部,穿过腹壁,向内移行至镰状韧带下缘。出生后近脐部的一段脐静脉成为肝圆韧带。胎儿时的两支脐动脉位于腹横筋膜与腹膜间,在脐两侧偏下部进入脐带,出生后退化成纤维性索条,被称为脐外侧韧带。

  胎儿的脐尿管位于下腹部的中线、腹壁与腹膜间,出生后退化成为脐中韧带。出生时脐带被结扎剪断,断面瘢痕形成。以上诸韧带间被疏松结缔组织充填,成为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脐环包绕脐周,较坚韧,是由腹直肌前、后筋膜及腹横肌筋膜融合而成。

  初生时脐环较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收缩,最终消失。脐环较大时,诸韧带间的空隙增大,腹腔内脏带着腹膜穿过韧带间的空隙,突出到脐环外,形成脐疝。

  婴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营养不良儿及大脑性痴呆症患儿,脐周围的组织发育欠佳或较松弛,脐环较大,脐环的收缩及闭合较迟缓,是这类小儿好发脐疝的解剖因素。

三、婴儿脐疝的治疗方法

  (1)对于6个月以下患儿,采用压迫加透明敷料外固定治疗。用指端压迫脐部突出部,使脐疝回归入腹腔,然后用中手指按压脐疝中央,使疝内陷,用无菌棉球填塞脐窝,再把消毒好的硬物(可为硬币)外用无菌棉包裹,压迫在脐孔上,用透明贴平整粘贴在脐上,5~7 天更换一次敷贴。采用透明敷料贴固定,具有固定可靠、舒适感强、便于观察、安全及方便等优点。

  (2)对于6个月以上患儿,可采用简易的脐疝带治疗。根据脐疝缺损大小,用硬质材料制成比疝环口直径大1cm的垫,垫中央缝制一个与疝环口直径相同的半球形棉花团,垫两端与松紧带相连,长度为佩戴时松紧合适,且可适当调节松紧。佩戴时先将脐疝复位,将硬垫压在疝环口处, 再将疝带绷紧,以疝不复出为度。持续佩戴,并嘱患儿不要哭闹,保持大便通畅。简易脐疝带具有经济、安全、方便、易于制作和掌握的优点,便于较长时间应用。

  (3)对疝环口局部腹壁肌肉生长发育不良、疝环口直径> 2.5 cm、2 岁以上患儿应行手术治疗, 采用不可吸收缝线折叠修补缝合术。儿童切除肚脐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婴幼儿脐疝手术采用保留脐部的手术方法。对于无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处理完疝囊后用不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腹直肌鞘缘。对伴有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用不吸收缝线折叠修补缝合,以加强薄弱区域。

四、婴儿脐疝的护理方法

  1、胶布粘贴法

  个别脐环偏小、小儿又爱哭闹、屡发脐疝嵌顿者可试用“胶布粘贴法”以加速脐孔闭合。

  1.粘贴胶布应为医用胶布,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一侧胶布端剪小像舌头样伸出(长约5厘米),另一侧胶布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舌头样胶布。

  2.插入后,粘贴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3.粘贴时必须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

  4.使用中注意保护皮肤防止起泡糜烂,粘贴要领是:适度贴紧,每次粘贴均使脐现变小,以促使脐称愈合。为防止胶布滑脱,外面也可加弹性带(松紧带)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2、“弹性腹带”法

  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先选用通常白天佩带,夜睡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以起到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小儿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腹带操作较简便,家长完全能够胜任,而且受到过分忧虑的家长(特别希望宝宝能得到治疗)的欢迎。

  有些家长沿用旧习采用大铜钱或硬币,以布带勒紧腹部,企图挡住脐疝膨出,既无疗效还可能造成损伤,所以应弃之不用。

  3、手术

  如出现嵌顿或患儿已逾2岁而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