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7 12:16 来源:网友分享
【一】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
(2)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
(3)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滴速,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兕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三】合理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四】病情观察: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监测胆红素;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出现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五】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溶血病的症状轻重差别很大,轻症仅出现轻度黄疸,易被视为生理性黄疸而漏诊,有些仅表现为晚期贫血,重症则可发生死胎,重度黄疸或重度贫血。肝大及核黄疸在重型病例可出现,但脾大少见。
与Rh溶血病比较,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黄疸出现较早(24~36h)并较快加深。血清胆红素可达255µmol/L(15mg/dl)以上,少数超过340µmol/L(20mg/dl),如不及时处理亦可并发胆红素脑病。贫血、肝脾肿大程度均较轻。发生胎儿水肿者更为少见。
1.黄疸,是ABO溶血病的主要症状,大多数出现在生后2~3天,生后第1天内出现黄疸者占1/4左右。同样,产生重度黄疸[指血清总胆红素在342µmol/L(20mg/dl)以上]者亦为1/4左右。
2.贫血,溶血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但一般程度较轻,重度贫血(指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仅占5%左右。
溶血病的某些轻型病例,可能早期症状不重,但到生后2~6周发生晚期贫血,或到生后8~12周;生理性贫血;时期贫血表现得特别严重,这是因为抗体持续存在,发生慢性溶血所致。血型抗体可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据报道,这类小儿红细胞的寿命仅35天左右,每天血红蛋白下降值约为同期正常小儿的4倍,红细胞破坏增加,而这时骨髓造血功能生理性低下,不能有效地代偿,终致发生新生儿晚期贫血.
1.父母亲血型测定:凡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或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产妇,应警惕有无母婴血型不合。测定母亲和父亲的血型,父母血型不合者,应测定母亲的血型抗体。
2.母亲血型抗体测定:怀疑胎儿可能发生溶血病的孕妇应进行抗血型抗体测定。第一次测定一般在妊娠第4个月进行,这可作为抗体的基础水平。以后每月测定1次,妊娠7~8个月每半个月测定1次,第8个月后每周测定1次。若抗体效价上升、起伏不定或由高转低者均提示小儿可能受累,当抗体滴度达1∶32时宜作羊水检查。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类似A、B抗原的物质,母亲体内可存在天然的抗A或抗B抗体,通常将ABO溶血病的抗体效价1∶64作为可疑病例。母亲的抗体效价维持不变提示病情稳定。
3.羊水检查:正常的羊水无色透明,重症溶血病羊水呈黄绿色。胎儿溶血程度愈重,羊水胆红素含量就愈高,故羊水胆红素含量可用来估计病情和决定终止妊娠。羊水在波长450nm处的光密度与羊水中胆红素含量呈一定相关比例,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在波长450nm处的光密度代表羊水中胆红素的高低。由于羊水中胆红素的含量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不同孕周所测得的光密度的升高数,有不同意义。
1.应保持有效通气,抽腹水或胸腔积液和尽快换血危重者可先用浓缩红细胞小量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以纠正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2.对高胆红素血症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光照疗法或交换输血)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是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光疗是最常应用的降低血清胆红素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对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或低蛋白血症者输注人血白蛋白1g/kg或血浆10ml/kg,可减少游离胆红素水平。
3.纠正贫血,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交换输血晚期小儿因贫血而心率加快、气急或体重不增时应适量输血。输血的血型应不具有可引起发病的血型抗原和抗体。
4.抗D-IgG预防Rh(D)溶血病 分娩后尽快(72h之内)给予Rh阴性母亲肌注抗D-IgG 300μg,可使胎儿红细胞在刺激母体产生Rh免疫抗体之前即在母体循环中被破坏,从而预防母亲致敏但仅适用于尚未致敏的Rh阴性的孕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