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16:5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因大多数肝部肿瘤患者都有肝功能的减损,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因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肝解毒能力下降,过多的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积聚在血液中,进入大脑使病人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死亡)。
二、另外,辛辣刺激、粗硬的食物也应避免,因为肝部肿瘤患者易出现门静脉肿瘤栓,引起门脉高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一旦饮食不当,可引发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洁饮食可引起肠道感染,最终可能诱发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三、在食物上加以适当限制。肝部肿瘤患者禁忌的食品有:公鸡、西洋鸭(番鸭)、猪头肉、虾、蟹、螺、蚌、蚕蛹、羊肉、狗肉、黄鳝、竹笋、辣椒、油炸品、烟、酒等(部份为民间认为的发物)。
四、在饮食的数量上加以限制,病人脾胃不好,吃什么都应适可而止,不曝食,不偏食,注意水果的补充,有一份资料说,晚期肝部肿瘤患者服维生素C能适当延长寿命。
(1)积极抗病毒治疗。据研究证实,HBV—DNA可以通过整合于肝细胞原癌基因附近,而使该癌基因异常表达,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因此,积极抗病毒治疗,防止病毒与肝细胞整合,是预防病情恶性发展的关键。当然在临床上要根据不同病程阶段适当配合保肝、抗纤维化等对症治疗。
(2)注意伙食调节。癌症的发生还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具体注意事项可参见“肝病食疗和生活常识”中介绍的饮食防癌知识。合理的饮食可以消除癌症促发因素,并且防癌食品还有预防癌变作用。
(3)乐观宽畅的心境。许多肝病患者因病魔缠身,心情忧愁郁闷,这样更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因为长期的忧伤心境,可使人体免疫功能F降,肝、心、肺、胃肠等内脏也会处于机能低下状态。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治疗,安心疗养,泰然处之,不要被病魔所压倒,以乐观向上的心境迎接明天的朝阳。
(4)中药疏肝化淤、健脾益气、抗肿瘤。许多疏肝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的中药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鳖甲煎丸、四消丸、开胸顺气丸等。中药如郁金、莪术、白花蛇舌草、五灵脂、桃仁、乳香、没药等,另个扶正固本的人参、黄芪、白术、四季豆、冬虫夏草、旱莲草、女贞子,理气、散淤、利湿的青皮、厚朴、姜黄、赤芍、薏苡仁、半边莲、半枝莲、猪苓、猫眼草,其他如三七、仙鹤草、蟾蜍、黎芦等也有防癌抗癌作用。临床可辨证施治、配合应用。
(5)定期检查。肝病患者预防癌肿,要做到无病先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早期肝癌可无症状体征,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时,已属于中晚期肝癌。肝癌的常见症状有:肝区疼痛、纳差、消瘦、乏力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腹胀、腹泻、黄疸等。
1 .肝区疼痛常由肿瘤生长迅速使肝包膜张力增大,或肿瘤累及肝包膜所致。常为中晚期肝癌的首发症状。疼痛多位于右肋胁部或剑突下,初起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疼痛可时轻时重或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甚或消失。疼痛多以夜间明显,有时需用镇痛剂。若肿瘤位于肝右叶膈顶部则疼痛常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若肿瘤位于肝左叶则较早出现中上腹胀痛;当肿瘤位于肝右叶实质深部时,一般很少出现疼痛。肝区疼痛突然加剧,伴触痛或肌卫征阳性者,应想到是肝破裂或肿瘤出血至肝包膜下。
2 .消化道症状常表现为胃纳减退、饭后上腹饱胀、甚或恶心、呕吐或腹泻。消化道症状常由肝脏病理性改变,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消化道功能失调;或增大的肿瘤压迫或累及胃所致。
3 .消瘦与乏力常出现于肝癌的中晚期。可能是肿瘤代谢产物引起机体生化代谢改变,加之进食减少所致。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4 .发热肝癌所致发热一般在 37.5 ℃ 一 38 ℃ 左右,偶可达 39 ℃ 以上,呈不规则热型,多不伴寒战,午后发热较常见,有时也可见弛张型高热。发热可因肿瘤坏死或其代谢产物引起。
5 .其他症状有肝炎、肝硬变背景或肿瘤浸润性生长较大致肝脏功能失代偿者可有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出血及皮下淤斑等;也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致水肿、腹水、腹胀等。肿瘤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肿瘤侵及并阻塞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时可出现呈进行性加重的下肢水肿,甚至出现腹水等布查综合征的表现。
一、巨大再生性结节
巨大再生性结节又称腺瘤样增生,是一类具有不同恶变潜能的肝细胞再生结节。本病可单发或多发,被膜下结节常向肝表面突起,局部可有胆汁染色。肝巨大再生性结节主要见于严重的急性肝损伤或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中发生率可高达14%。本病无特异性症状,常在慢性肝病的随访中发现。处理的关键是再生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肝穿刺活检可以确诊。
二、脂肪瘤
原发性肝脂肪瘤非常少见,常在影像学检查或尸检时偶然发现。变异的脂肪瘤有含造血组织的髓脂肪瘤、有厚壁血管的血管脂肪瘤及含平滑肌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CT表现为均匀的低密度占位,CT值通常在-20HU以下,最低可达-90 HU。由于瘤体内脂肪含量高,MRI的T1加权像呈高信号,可与其他肝脏良、恶性肿瘤向鉴别。
三、间质错构瘤
间质错构瘤是罕见、孤立的肝肿瘤样畸形病变。多见于2岁以下的幼儿,约占儿童肝肿瘤的5%,偶见于成人,可合并结节性硬化症。最常见的症状为进行性、无痛性腹胀。有的患儿在出生时即可扪及腹部肿块。间质错构瘤多位于肝右叶,常为较大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楚,无包膜,肿块内含有胶冻样间质及残余的肝组织。本病肝功能一般正常,肿块较大时刻压迫胆管或门静脉。B超、CT和MRI可表现有特征性的囊性肿块。间质错构瘤虽为良性病变,但常引起压迫症状,原则上应该手术切除。
四、肝脏炎性假瘤
本病为含有炎症细胞的局限性病变,也称炎性肌肉成纤维细胞瘤。病灶常位于肝门周围,大小不一,可为几厘米甚或占据一个肝叶。本病病因不清,可能为继发于血栓形成和血管栓塞的结果。大多数病例可以自愈,因而无需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