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08:31 来源:网友分享
第一,随意捶打腰部。不少女性在经期时会觉得腰部酸胀,便习惯性地捶打腰部来缓解腰酸,但这么做却是不对的。中医认为,经期腰部酸胀是盆腔充血引起的,此时捶打腰部会导致盆腔更加充血,反而加剧酸胀感。另外,经期捶腰还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后创伤面的修复愈合,导致流血增多,经期延长。取而代之的是,当你觉得腰部酸胀的时候可以多喝热水,平时可以在月经来之前多做一下艾灸,效果相当好。
第二,经期间穿紧身裤。通常看到很多女性喜欢穿一些紧身衣裤。但是在月经期间,紧身裤会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压力,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阴部充血水肿。所以,月经期间的穿着要以宽松、透气、舒适为主。
第三,在经期间女性阴部容易产生异味,尤其是夏天。但在洗澡的时候,顺便用沐浴液清洁阴部,或者用热水反复地清洗阴部是不够健康的,反而容易引发阴部感染,引起阴部瘙痒。所以在这里建议女性朋友们,经期间稍微用热水清洗一下外阴即可,要勤换卫生棉,选用一些透气好的棉质卫生巾。
第四,经期间喝酒。因为受体内荷尔蒙分泌的影响,经期女性体内的解酒酶减少,喝酒容易醉。更严重的是,为了制造出分解酶来帮助分解酒精,肝脏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在这期间饮酒对肝脏造成的伤害比平日要多,引发肝脏机能障碍的可能性增大。所以,月经期间不宜喝酒、熬夜。
1、红枣
红枣的功效我们都知道,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需微量元素,并且红枣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经期来临时多食用红枣,能有效改善经血过多导致的贫血体虚现象,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2、牛奶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理期来的时候喝一杯热牛奶能够缓解痛经,稳定心神,并且对提高人体抵抗力有着极好的作用;同时,牛奶中富含的色氨酸能缓解紧张情绪,稳定心神,让人不至于对痛经产生更强烈的恐惧感。
3、桃仁
桃仁味苦性甘,具有破血型与,润燥滑肠功效。桃仁用做药引具有抗炎作用,桃仁中所含的脂肪油,提取物能有效润肠通便,扩张血管,除了可以用于缓解痛经,治疗跌打损伤,还能抗过敏,镇痛止咳,促进产妇子宫收缩,止血等。
4、苹果
一个苹果含有约30毫克以上的类黄酮,以及碳水化合物和果胶,维生素A,C,E,抗氧化剂等。生物类黄酮能有效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女性生理期期间将苹果和红酒一起炖煮,待苹果在红酒中浸泡两小时后服用,能起到活血化瘀的极佳效果,同时也能缓解痛经现象。
5、红糖
红糖素来被认为是女性生理期的滋养佳品。它具有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益气养血的功效,女性月经来时喝一杯红糖水,能让身体变得温暖,气血活络,血液循环加快,增加能力,改变气色,除了缓解痛经之外,还能让月经排的更加顺畅。
1、出门要注意防晒。
中医妇科专家提醒经期皮脂分泌旺盛,不但会导致皮脂阻塞毛孔,同时容易形成色素,使黑斑点大量增加。这段时间肌肤容易受紫外线影响,因此防晒的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
2、日常护理很重要。
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2-3次,洁肤用品性质要温和,最好有一定的去油作用,在油脂较多的T字部位也可适量涂一层平衡油脂分泌的精华素。因为经期皮肤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
3、身体的干燥也要重视。
中医提醒其实护肤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的就是身体上的肌肤了,洗澡用的沐浴乳液要含有保湿成分。
4、情绪要好加上适量运动更健康。
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是保养皮肤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做一些能促进新陈代谢的有氧运动,以免在这段时间不知不觉地胖起来。
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自古以来花茶就是爱美女士的最爱,《本草纲目》记载:花茶性微凉、味甘、入肺、肾、经,有平肝、润肺养颜之功效;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饮用花茶有祛斑、润燥、明目、排毒、养颜、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因花茶品种繁多,功效不同,大家要针对自身来购买调理的品种。
专家提醒,虽然大多数花茶都有理气、疏肝、开胃的作用,但不同的花茶功效各异,比如月季花、红花茶有活血的作用,怀孕的妇女就不能喝。而海棠花、野菊花茶比较寒凉,脾胃虚弱的人也不宜饮用。因此,大家在挑选花茶时不能只重外观,一定要了解清楚花茶的功效。因此,女人经期可以适量喝花茶,适量喝不会对月经造成影响。
温馨提示:
不宜过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湿之地,不宜过劳或过逸等。
痛经(dysmenorrhea),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酸或其他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本病最早记载于汉.张仲景《金匮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