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的早期症状 急性肝炎的发病原因

2017-02-24 15:30 来源:网友分享

一、急性肝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肝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病症的发生,往往是因为肝脏受损所致。专家介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炎往往是急性的,其若不及时治疗,往往会蔓延为慢性,使患者的身体更受伤害。那么,急性肝炎的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1、传染性疾病(犬传染性肝炎)。胃肠炎、尿毒症(尿毒症【译】: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沙门氏菌病。

  2、寄生虫性、华枝睾吸虫、后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虫体释放毒素损伤肝细胞造成肝炎。

  3、毒物刺激及药物刺激。如食入砷、汞、氯仿、四氯化碳、磷、植物性生物碱、酚等毒物;反复服用氯丙嗪、睾酮、氟烷等药物。

  4、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等都是急性肝炎的发病原因。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AV和HEV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如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饮水和食物传播。HBV、HCV和HDV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预防接种、药物注射、针刺等,生活密切接触是次要途径。婴幼儿的乙型肝炎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喂养造成母婴传播。HCV主要通过输血传染。HBV、HCV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而导致性传播。

二、急性肝炎早期症状有哪些

  肝病科专家指出,肝炎的种类比较多,治疗起来比较麻烦,因此,大家应该对急性肝炎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才行,这样才能在发病初期就能及时察觉,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很多人对于急性肝炎的症状并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临床上急性肝炎的初期症状。

  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体征多见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约2-3个月。

  有时病情的轻重不同,症状或体征的轻重也有所不同。

  急性重症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10天内出现意识障碍、出血、黄疸及肝脏缩小。病程不超过3周。暴发型肝炎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似,但病情进展迅速,故出现下列症状进,应考虑重型的诊断。

三、急性肝炎的护理保健要点

  急性肝炎疾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多困扰,我们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健康打乱,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做好疾病的护理保健工作,很多急性肝炎患者都是由于护理不当,导致疾病恶化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急性肝炎的护理保健措施。

  急性肝炎的日常护理:

  1、规律服药:病情可以控制的慢性肝炎出院后,一般为巩固疗效和防止病情反复,医生会让病人出院带些长期服用或应急的药物,按照医生的医嘱规律服药,考虑到肝脏的负担,一般药物品种不宜过多,用药具体问题,应根据病史、体征,以及现用药的情况加以选择,切不可擅自滥用药物,以防肝脏损害。

  2、定期复查:肝炎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复查,检测病情,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说来,乙肝患者要定期复查的项目有:肝功能、乙肝HBV-DNA、肝脏B超、AFP、肝纤维化指标等。

  3、饮食合理、营养丰富: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肝炎患者出院后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的饮食,要低脂肪、低糖、高营养、高维生素饮食,注重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软硬适宜、清淡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且有利于病情的及早康复。

  4、劳逸结合、畅情致:肝炎患者出院后,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肝主情致,肝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人的免疫状态,而免疫状态又与个人情绪密切相关。过重心理负担,情致不畅只会影响预后,对病情毫无益处。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乐观地面对现实,以一颗平常的心态面对疾病。对病情的预后是很有帮助的。

  5、适量锻炼:肝炎病人出院时,一般仅是临床全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病变并非完全消失,急性肝炎一般在病后6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出院后,可先做些轻微活动,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但以不疲劳为原则,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半年内要节制性生活,女性还应避免怀孕,肝炎病人痊愈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但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不宜担负重体力劳动。适量的锻炼,会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保健护理

  1、生活起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起居有常,避免过劳。

  2、饮食:宜温软、清淡、易消化;忌烟、酒、肥甘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3、情志:排解不良情绪,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抑郁、郁怒等不良刺激。

  4、运动: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宜,活动中不要用力过猛,避免碰撞伤及胁肋。

  温馨提示:急性肝炎患者禁忌饮食过量,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过多的吃肉类和糖类,会使多余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转化为脂肪而储藏,其中肝脏也是重要储藏点,天长日久,身体肥胖,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加重,促使乙肝恶化。乙肝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体重,少食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咸肉、全脂牛奶等。

四、预防急性肝炎的方法有哪些

  肝病是现在很多人尤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其病症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还会使患者的家人伤心不已。专家介绍,急性肝炎是肝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很多并发症。那么,预防急性肝炎的方法有哪些呢?

  1、管理传染源

  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献血员 及HBsAg携带者进行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

  3、合理的饮食习惯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译】: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重点应应在提高全社会卫生水平上,着重抓好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其次,要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从而阻断医源性传播。

  4、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维生素

  每周测体重1次。定期抽血监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逐渐恢复活动。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卧床期间保证病人日常生活所需。

  5、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使得机体产生抗体

  在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人,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

  对于疾病,我们只有做好预防,才能使自己被感染疾病的几率降低。以上是关于急性肝炎的预防方法是什么的相关介绍,您通过阅读,是否对其掌握了呢?在此,我们也希望您,为了自身的健康,一定要将以上措施应用到行动之中。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胆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