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0 09:45 来源:网友分享
乙肝患者的早期一般会出现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等,因为早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往往会被患者忽视,最后导致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乙肝患者在早期容易忽视治疗,但是随着时间的长久,乙肝患者病情就会加重,随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比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热、厌油、口干舌燥、记忆力减退、腹痛、黄疸以及脸色暗黄等等一系列的不良症状。乙肝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给自身带来更大的伤害和负担。关节酸痛肝脏病理变化使血液中白蛋白减少,关节腔内渗出液较多,使关节肿胀、酸痛。腰痛少数乙型肝炎患者表现双侧腰部隐痛,有的以右侧为主,化验小便可有血尿、蛋白尿,但肾功能无明显改变,血沉、抗“O”正常。皮疹近年来乙肝皮疹的发生串呈增高趋势,多在躯干部位散在性出现大小不等的皮肤损害,可有瘙痒和色素沉着。
乙肝早期症状有蜘蛛痔,中间有一红点,周围有血丝状,类似于蚊虫叮咬后的症状,当用细棒一端压迫痣中心时、全痣消失,放开后又会出现,这一点可与其他血管痣相鉴别。肝掌,与常人的手掌颜色大不相同,普通人的手掌颜色红润,而患有肝病的病人手掌心泛白无血色。皮肤从未患过肝炎的人,在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肝痛、极度乏力后,忽然出现眼睛和皮肤发黄。
咳嗽少数乙肝患者以呼吸遭感染为首发症状,甚至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随后才出现肝炎症状。面色与太阳晒黑的皮肤不同,该情况面部暗淡而无光泽度;另外严重的黑眼圈都是慢性肝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其中大多数为慢性乙肝。心慌心跳加快,自觉症状以心慌或心前区疼痛为多,也有少数患者心电图发生异常,呈病毒性心肌炎改变。
1.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仅用75%酒精浸泡,擦抹是杀灭不了乙肝病毒的,从而达到预防目的。
2.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这也是预防乙肝的常用方法。
3.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这是预防乙肝疾病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婴传播,就可以使我国乙肝表面抗携带者人数减少1/3。目前全国有1亿多表面抗原携带者。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如果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2个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5.防止乙肝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要点与甲肝基本相同。
6.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所以预防乙肝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1、凝血四项检查
有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在刷牙时经常会有轻度出血,或者因外伤出现出血时难以止血的情况。而凝血四项有效反应了凝血机制的正常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病的进展。
2、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以反应肝脏的造血及血液循环情况,同时还可以指示有无脾功能亢进,有无并发细菌感染,甚至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对于行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更为重要,通过复查血常规,才能进一步指导干扰素治疗。
3、甲胎蛋白测定
甲胎蛋白一般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对于判断肝癌的病情及预后都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有十年以上病史的慢性乙肝患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甲胎蛋白的检查显得非常重要。
4、肝功能检查
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检查包括了多项指标。其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反应了肝细胞坏死、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等反应了肝脏的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情况。
抗病毒治疗:
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有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耐药都可以通过临床上专业医师的调整得到避免和减少。乙肝抗病毒治疗还有一个远期效果的问题,就是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远期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比率,可以延长生命周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干扰素针剂(IFN)和抗病毒口服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抗乙肝病毒药,抗病毒口服药有直接抗乙肝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较强,控制症状较快,极大多数病人都能获得治疗效果;干扰素也有抗病毒作用,但主要是免疫调节剂,每个乙肝病人对激发免疫的反应不一样,不是每个病人都有效。
保肝降酶法:
保肝降酶法用于肝热,肝火实证,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因肝火内燔,游行于三焦所致一身上下内外皆可患病。主要针对肝胆湿热型,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适用于乙肝患者脘腹胀满,口苦口干,纳呆食少,厌油恶心,心烦不宁,两肋隐痛,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多腻,脉弦数。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治疗是在治疗乙肝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抗免疫治疗,疗程长,须联合用药。免疫调节细胞比例失调或免疫调节分子消长失控常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并可引起疾病。
温馨提示: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乙肝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