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06:17 来源:网友分享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病毒的持续存在是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达20-30年。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我国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10%左右。一般而言,每日摄入乙醇50克,10年以上者8% -15%可致肝硬化。
3、非酒精惟脂肪性肝炎:是仅次于上述二种病因的最为常见的肝硬化前期病变。病因有代谢异常综合征、空回肠分流术、药物、全胃肠外营养、营养不良。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化学毒物或药物: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5、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包括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酪氨酸代谢紊乱症等。
6、肝脏瘀血:见于慢性心功不全、肝静脉阻塞者,这些疾病会引起肝脏瘀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终致肝硬化。由心脏引起的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7、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在我国南方多见,可导致血吸虫病,进一步引起肝脏纤维化导致肝硬化。人体感染华枝睾吸虫后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肝硬化。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
1、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则进入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出血、发烧、黄疸、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种种体征。
2、肝硬化导致肝门静脉高压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受到粗糙食物、化学物质或腹内压升高等因素刺激时,曲张的血管极易破裂,发生大出血。
3、发生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这些并发症预后极差,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4、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加之门一体静脉间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了感染微生物的机会,因而容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腹膜炎、胆道感染等。
在此建议肝硬化患者一定要早点接受治疗,在治疗时选择一家正规的肝病医院,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好肝脏的保护,不做一些伤肝的活动,争取早日康复。
1、忌烟酒:众所周知,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但大家很少注意到吸烟对肝脏的危害,尼古丁有收缩血管作用,造成肝脏供血减少,影响肝脏的营养,不利于肝病稳定。因此,肝硬化病人忌烟酒。
2、忌生冷:生冷食物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特别是肝硬化或肝腹水的患者,生冷食物往往会造成肠炎,蛋白随腹泻丢失出现腹水或腹水量增大,故肝病饮食禁忌食用生冷和不卫生食物,以免出现腹水或腹水量增大。
3、忌油腻、煎炸食品等:肝硬化患者绝大多数都有胆囊壁继发性改变,油腻,煎炸食品有碍胆汁的排泄,所以过食这类食品会出现胁痛,腹胀,嗳气或加重症状,故应尽量少吃。
4、忌辛燥: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燥。肝硬化患者饮食禁忌辣椒、大碱、雄鸡、红鲤鱼等辛燥食物,食后会引起肝病的反弹或病情加重。
5、忌吃过硬食物:由于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下端和胃底血管变粗、管壁变薄。粗糙食物未经细嚼慢咽就吞入胃中,就可能刺破或擦破血管而引起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不可大意。
1、休息:
代偿期病人适当减少活动,但仍可参加轻体力工作;失代偿期病人则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劳累是治疗中重要措施之一。
2、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肝功能损害显著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进食蛋白质;腹水者应限制盐摄入;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忌酒,禁用损害肝脏药物。
3、皮肤:
腹水病人多伴皮肤干枯粗糙、水肿、抵抗力弱;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故应做好皮肤护理。每日可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力搓擦,否则就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
4、药物治疗:
为避免增加肝细胞负担,药物种类不宜过多,适当选用保肝药物,如葡醛内酯、维生素及助消化药物。中药治疗能改善症状和肝功能,也可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
温馨提示:
适当减轻劳动强度,防止并发症的出现,维持健康和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