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阳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白蛋白偏高对肝脏的影响

2017-07-16 10:58 来源:网友分享

一、白蛋白异常的原因有哪些

  1.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前白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血液浓缩造成。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肝脏的代谢能力强也是引起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

  2.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前白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测定前白蛋白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导致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会造成前白蛋白偏低;

  (2)。发生亚急性肝坏死时前白蛋白一直在会低于正常值;

  (3)。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可引起前白蛋白偏低;

  (4)。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也可导致前白蛋白偏低,简而言之,肝脏疾病中的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都可以表现为前白蛋白偏低。

  一般情况下,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尤其在肝癌患者和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如果前白蛋白持续降低,说明病情持续恶化。

二、白蛋白异常是哪些原因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临床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后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4)肾病综合症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

三、乙肝大三阳白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专家指出前白蛋白浓度可以受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机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乙肝大三阳患者出现腹泻、呕吐、高热等急剧失水情况时,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会导致前白蛋白的浓度相对偏高。

  通常情况下,乙肝大三阳患者单纯的前白蛋白偏高临床意义不大,如果前白蛋白偏低的话,情况就比较严重和复杂,这种情况要及时的到肝病医院去进行全面的检查,综合性的分析判断,确定病因。

  因为一般情况下,乙肝大三阳患者前白蛋白偏高说明肝脏合成前白蛋白的能力比较强,如果乙肝大三阳患者前白蛋白出现偏低的情况,就得引起重视,很可能是病情加重的预兆,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就可能转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四、白蛋白偏高对肝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不仅如此,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

  白蛋白的正常值为:新生儿28~44g/L,14岁后38~54g/L,成人35~50g/L,60岁后为34~48g/L,超出这个正常值就视为偏高。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它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它在人体中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平衡、负责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及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等。

  白蛋白能够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一般情况下,白蛋白偏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性的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大量出血等。

  腹泻、呕吐、高热时急剧失水也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

  如果在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白蛋白含量,也会使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上升。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白蛋白偏高不是个好事,应当引起重视。

  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继发症。

  因此,乙肝患者白蛋白高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确定病因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胆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