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11:56 来源:网友分享
急性炎患者预后大多良好,90%以上的患者在3个月内都可以痊愈,只有不到10%的人可转变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仅有1%~2%的患者会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肝炎类型 肝炎类型即所感染的病毒种类。甲型和戊型肝炎一般不会转变成慢性,即使秉承稍长一些,最终都可以达到完全治愈,超过6个月者极为罕见。乙型,丙型肝炎就不一样,很容易演变成慢性。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5%~ lO%、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约有50%会成为为慢性,原有乙肝病毒感染再加上乙肝病毒感染即所谓重叠感染。更易成为慢性,其原因是病毒不易被清又长期在体内持续存在。
(2)性别与年龄 如果婴幼儿感染上乙肝病毒,大约90%以上者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其中一部分人以后会发病,年龄较大者患急性肝炎后易变成慢性。据资料统计,40岁以上患急性肝炎后有22.2%~40%的人会成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而40岁以下只有6.3%~8.9%的人成为慢性:在性别上,男性比女性多见,但妊娠妇女得肝炎后较易转为慢性。
(3)休息不好 患病后未能及时休息或休息不好、操劳过度、情绪紧张、通宵失眠、不思饮食者易转为慢性肝炎。
为什么有些人患肝炎后会转成慢性,肝病患者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此外,肝病患者要重视治疗的重要行,实际中有很多患者都是由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病情的恶化。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按致病病毒的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等5种。
其他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缺血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等。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内的病毒难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硒是强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有利于改善肝病患者多种症状,如甲型、乙型肝炎患者补硒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改善食欲缺乏、发力、面容晦暗等症状。以硒麦芽调节免疫,对养肝、护肝和增加肝病患者的食欲有良好作用。
1、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会极度乏力,精神萎靡、嗜睡或失眠、性格改变、精神异常、计算力及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的一些症状。
2、严重消化道症状
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食、频繁恶心、呕吐、高度腹胀鼓肠。
3、黄疸进行性加重
数日内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达171微摩尔/升相当于10毫升%以上,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甚至正常,出现胆酶分离现象。亦有少数病人,病情进展迅速,黄疸尚不明显便出现意识障碍。
4、肝脏或肝浊音进行性缩小
在发病几天内会迅速出现腹水的现象。肝脏CT及B超检查提示有肝萎缩。
5、皮肤病变
早期常有过敏现象,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乙型肝炎则可出现结节性红斑等。
6、关节炎
受累的关节常为单个,也可以多个,以腕、肘、膝关节多见,无剧烈的疼痛,与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颇相似。
7、心血管病
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可能为乙肝病毒直接侵犯心血管而引起。
1、要想有效预防肝炎,最首要的就是要控制传染源。肝炎的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不得与任何人接触,接受治疗,直至化验结果显示病毒已经完全消失为止。
2、甲型和戊型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因此这两类肝炎患者的排泄物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注意不得让患者的排泄物污染食物和水源。
得了慢性肝炎吃什么好
3、乙、丙、丁三型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因此血站在采血时,如果检测出结果呈阳性的,一律不得采用,以免在输血时将病毒传染给被输血者。
4、肝炎患者的个人用品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接触病人及他们的用具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仔细清洗双手。同时做好分餐制度。
5、目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都有研制出疫苗,建议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以及高危人群注射,以获得主动免疫。
此外,其患者还可以多吃些蛋类、奶制品以及禽肉等。这对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提醒患者,不要吃高热量、高脂、辛辣刺激性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宜消化,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病毒的恢复。
温馨提示:
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临床上可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检查异常,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肝组织的坏死和炎症。病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慢性肝炎系以乙型、丙型为主,也可以是乙、丙,乙、丁或乙、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