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病理化验 息肉分为哪几种?

2016-12-01 08:51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 卞翠安

  息肉,即胆囊良性肿瘤,属于常见病。因近年来的B超检查肝胆道的体检普遍应用,息肉的检出增多。息肉,在日本多被学者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国内的学者多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息肉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按息肉的结构分类。息肉主要可以分为胆囊良性肿瘤、胆囊颗粒细胞瘤两种。

  胆囊良性肿瘤主要分为腺瘤、支持组织来源的胆囊良性肿瘤两种。

  腺瘤主要是指从胆囊黏膜上皮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大多为单发,多见于女性患者。腺瘤可以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腺瘤可以发生在胆囊中的任意部位,呈褐红色,大多数直径小于10mm。胆囊腺瘤按结构可以分为乳头状腺瘤和非乳头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可以分为有蒂乳头状腺瘤、无蒂乳头状腺瘤两种。有蒂乳头状腺瘤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分支状结构,多带有较细的血管性结缔组织增生性蒂,表面多为柱状上皮。非乳头状腺瘤,又称为“腺管腺瘤”,显微镜下可发现增生的腺体周围有结缔组织样的间质包绕,可伴随囊样扩张,蒂状物表层覆盖有单层柱状上皮。非乳头状腺瘤主要以管状增殖为主,可见其结构中含有杯状细胞。

  应注意,腺瘤有较高的癌变率,其癌变率与腺瘤的大小相关。腺瘤越大,恶变率越高。若病理检查下可以发现腺瘤内在组织出现恶变移行的迹象,大多可怀疑癌变;若腺瘤周围出现腺瘤组织残余,可以怀疑是胆囊浸润癌。

  支持组织来源的胆囊良性肿瘤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颗粒细胞瘤等疾病。

  胆囊颗粒细胞瘤极其罕见,又称为“颗粒细胞成肌细胞瘤”。胆囊颗粒细胞瘤的病变部位多见于胆囊管,具体表现为胆囊管出现局限性的息肉样变化,呈褐黄色,质地较硬,并出现胆囊管梗阻,导致形成胆囊黏液性囊肿。病理检查下可以发现胆囊细胞内的出现大量的嗜酸性颗粒。

  息肉的病理化验是息肉的定性、定型、定期的重要诊断手段,可以分辨具体息肉的类型和结构,从而有效的指导用药。因此,一般进行理化判断时,医师都会建议患者加做病理化验,以确诊病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胆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