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1 14:15 来源:网友分享
(1)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浅表、急促,有明显的鼻翼扇动及三凹征,甚至因颈部肌肉牵引,出现点头样呼吸,呼气时呻吟。由于低氛血症和二氧化碳脂留,出现口唇发组,面色青灰。病情恶化时。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出现双吸气或抽泣祥呼吸。
(2)循环系统,由于肺循环阻力增加、心肌缺氧及毒京作用,常并发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心肌炎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有的患儿除心力衰竭外,还可伴有微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
(3)消化系统,由于中毒和缺氧,患儿常出现呕财、腹泻,并有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因胃肠道毛细血管通透件增加,可呕叶咖啡色样物、大便隐血阳性,或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及肠鸣音消失。腹胀严重时,可使服上升压迫肺部致呼吸困难加重。
(4)神经系统,由于缺氧和毒血症致使中枢神纤功能失调,轻者患儿表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或惊厥;重者可引起脑水肿、中毒性脑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抽搐、昏迷、呼吸不规则、病理反射阳性等。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适宜的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2、抗生素
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酶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2)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治疗3天,再改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
(3)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肺炎可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氨苄西林
(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5)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剂量为每天50mg/kg,共 2~3周。
(6)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灭滴灵)静脉滴注。
(7)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雾化吸入3~7天。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糖腺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滴注。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较为严重的则是重症肺炎,是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炎症,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该炎症以弥温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孕妇如果在产前曾经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曾发生过宫内窘迫的话,出生之后新生儿要警惕有产前感染性肺炎的可能。
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出生后肺炎诊断有赖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诊断虽较容易,但要注意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者会因为缺氧引起大脑损伤,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如癫痫)。
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不仅仅是宝宝出生之后再来做的一件事,其实它是贯穿整个孕期的,在孕前,宝宝出生后都需要再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注意。
首先,母亲在怀孕期间要定期做产前检查,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从而避免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母亲在怀孕期间也是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的,应该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患上感染性疾病。
另外,在宝宝出生后,应该给宝宝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柔软的衣被;哺乳用具及尿布应进行消毒再使用;成人应勤洗手;避免小儿接触感冒患者。如果发现孩子有脐炎或皮肤感染等情况时,立即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1、产前感染性肺炎
母亲在怀孕期受细菌、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原虫(如弓形体病)、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感染,病原体经血行通过胎盘和羊膜侵袭胎儿。
有的则是妈妈在产时感染的,因为胎膜早破导致羊水被污染,胎儿在宫内吸入污染羊水而致病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羊膜绒毛膜发炎,产道内细菌如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杆菌、B族链球菌、李斯特菌等,上行导致感染而致;另外还有可能因急产、滞产或产道未彻底消毒等情况,胎儿出生时吸入产道内污染的分泌物。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有可能婴儿出生后患皮肤感染、脐炎、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液循环,传播至肺而引起肺炎。也有可能因婴儿抵抗力下降,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不得不注意的是医源性传播感染,多由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及某些致病力低的细菌引起。由于病房拥挤,消毒不完全,患者的致病菌通过人体接触的方式都是可以传染给婴儿的。
3、吸入性肺炎
多因吸入胎粪、羊水、乳汁等引起。也可因吞咽反射不成熟、吞咽动作不协调,如早产儿及颅脑及患病儿,或腭裂、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乳汁或分泌物吸入而引起。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