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5 18:04 来源:网友分享
1.一般治疗及护理 患儿须穿满裆裤,防止手指接触肛门,每天早晨用肥皂温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换下的内衣内裤应予蒸煮或开水浸泡后日晒杀虫,连续10天。蛲虫寿命较短,如能防止重复感染,则有自愈可能。如不注意预防,则药物驱虫治疗后仍可再感染。故本病必须采取预防与药物驱虫相结合,才能根治。
2.药物治疗
(1)甲苯达唑:口服,50~100mg单剂治愈率可达90%,如1天服2次或每天1次,连服3天,治愈率可达100%。
(2)恩波吡维铵(pyrvinium pamoate):口服,成人250mg,儿童5~7.5mg/kg,顿服,7天后再服1次。药片不可咬碎。必要时可在2周后重复治疗。服药后1~2天粪便会染成红色。
(3)噻嘧啶(pyrantelum,抗虫灵):口服,10mg/kg,顿服,疗效约80%;每天5mg/kg,连服3天,疗效可达99%。
3.局部治疗 肛门瘙痒或有湿疹,可每晚睡前洗净局部,用10%鹤虱油膏或2%氧化氨基汞软膏涂布,可杀虫止痒,直到痊愈为止。
蛲虫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寄生虫病,多见于2~9岁的儿童。以肛门和会阴部瘙痒、睡眠不安为特征。在集体儿童机构可引起流行。
蛲虫呈乳白色细线状,约1cm长,寄生在小肠下段、回盲部、结肠和直肠。雌虫于夜间移行至肛门皮肤皱褶处附近产卵,虫卵在6h内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被吞食后在肠内发育成成虫,此过程约需2~4周。成虫寿命短,不超过2个月。
蛲虫病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经口传染。肛门-手-口直接传播成为自身重复感染的主要途径。
虫体在肠内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刺激激肠壁及神经末梢,造成胃肠神经功能失调。成虫附着于肠粘膜可引起局部炎症,雌虫穿入深层肠粘膜寄生后可引起溃疡、出血、粘膜下脓肿。在少数情况下蛲虫亦可侵入肠壁及肠外组织,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
蛲虫的异位损害侵袭部位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女性生殖系统、盆腔、腹腔脏器等。肺及前列腺的损害亦有报道。由于异位损害的器官不同,患者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的体征,常常造成误诊。
蛲虫肉芽肿的形成肉眼所见为白色中心微黄色的小结节。组织切片显示外层为胶原纤维的被膜,内层为一肉芽组织包烧着的中心坏死区,坏死区内有虫体或虫卵 。
大家或许对蛔虫并不陌生,但对于蛲虫你了解多少呢?蛲虫也是一种肠道寄生虫,会使肛门和会阴奇痒无比。特别是小儿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不讲个人卫生引起的,也可以传染给家人。下边介绍一下蛲虫病有哪些症状:
1.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
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2.消化道症状
蛲虫钻入肠黏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精神症状
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4.其他症状
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少部分蛲虫病患者并没有什么感觉,大部分患者会有以上症状,专家提醒广大朋友们。有以上症状时及时的进行诊断,做出正确的治疗。蛲虫病虽不是什么大病,但给人们带来的瘙痒感会影响生活与休息。
预防因蛲虫寿命仅20~30天,如能杜绝再感染,在一个月内不感染,蛲虫病能够自愈。杜绝再感染的措施如下:
①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是手的卫生,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纠正吮手和啃指甲的坏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提倡小儿不要穿开裆裤,既保护外阴,又防止孩子用手抓肛门。早晨用热水洗肛门,换下的内衣内裤先用开水烫,然后再洗。被褥要勤晒,每次应晒3~4小时,阳光暴晒能晒死虫卵。
②讲究环境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要用湿抹、湿扫的方法打扫卫生,防止虫卵随尘土飞扬。室内用具、玩具、桌椅要用消毒水擦拭。
治疗集体治疗即家庭中和托幼机构中所有的患者周期服药,然后定期复查,如发现未治愈的患者要重新服药,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常用的药物有:甲苯咪唑,咀嚼片1次服下或混悬液5毫升1次服下,必要时两周后重复一次,治愈率在90%~100%。丙硫咪唑 (史克肠虫清),剂量为100毫克,1次服下,治愈率100%。枸橼酸哌吡嗪,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50~60mg,早晚分2次服,一天总量不超过2g,连服7~10天,以后每周服药2天,剂量同上,共服4周,可防止再感染。每次便后或每晚睡前用热水洗屁股,用2%白降汞,10%磺胺软膏,10%氯化锌软膏涂肛门周围皮肤,或将蛲虫软膏(含龙胆紫和百部)挤入肛门少许,既止痒,又防止自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