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肉芽肿与淋巴肉芽肿的区别 腹股沟肉芽肿的中医治疗方法

2017-09-06 07:10 来源:网友分享

一、腹股沟肉芽肿的患病原因

  1、类肿瘤学说 类似网状细胞肉瘤或淋巴瘤,有肿瘤性增生的异形细胞及分裂相,无坏死性血管及多核巨细胞。本病限于鼻部和呼吸道,至病晚期,身体各处如内脏、淋巴结及骨髓均可显示同样病变,故极似恶性肿瘤之转移,部分病人放射治疗可获痊愈,符合肿瘤学说。

  2、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 在毛细血管壁内有免疫球蛋白沉积,并在疾病活动期病人血清中出现免疫复合物,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缓解时则消失。免疫荧光试验,发现肾小球甚底膜有C3和lgG,电镜检查看到基底膜内有免疫复合体一样的粗颗粒状物,环免疫复合物升高;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3、细菌病毒感染学说 新近研究发现,在采取肉芽肿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及病人血清内,均找到细菌和病毒小体,故认为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二、腹股沟肉芽肿有哪些表现

  1.潜伏期:8-84天不等,但多数于性接触后30天发生。

  2.损害部位:主要发生于生殖器部位如男性包皮、冠状沟、龟头、阴茎体、阴茎系带和女性的大小阴唇、阴唇系带等处。女性病损常自阴唇系带起,沿外阴向前呈“V”形发展。10%-15%患者可累及肛周(尤是同性恋者)及腹股沟。约6%病人可经血行或淋巴途径播散到非生殖器部位及内脏器官,如颈、鼻、口腔、四肢、胸、腹、臀、肠、肝、肾、骨髓及关节等部位。孕妇容易发生血行播散,分娩可使宫颈病变向上蔓延至宫内。

  3.皮损形态:由丘疹、水疱、脓疱等,伴有剧痒,经搔破或自破形成溃疡,溃疡面柔软,有黄色分泌物渗出,周围稍发红,表面附有浅灰白色或黄色苔,并有恶臭味,数个溃疡相融合,逐渐扩大面积,一般无自愈倾向,固定的溃疡形成块状,其溃疡底面组织增生,形成肉芽隆起。分泌物的传染性及破坏性很大,由于自身播散该溃疡沿皮肤皱襞扩大或一方形成溃疡而向他方向外扩展,呈蛇形状,重症者阴茎、阴唇等可遭破坏,甚至达到深部组织,如此发展多为混合感染所致。女性阴唇肿大时可呈象皮病样改变。皮肤上发生病变,但很少侵犯淋巴腺,很少向内脏转移,结核菌素反应阴性。

  该病经过很慢,甚至数年,其中也有未经治疗而自愈,但有时再发。

  4.后遗症:可因淋巴管堵塞发生外生殖器如阴唇、阴蒂、阴茎、阴囊等呈假性象皮病,亦可因瘢痕及粘连引起尿道、阴道、肛门等处狭窄,亦可癌变及引起外生殖器残毁。

三、腹股沟肉芽肿与淋巴肉芽肿的区别

  腹股沟肉芽肿,又叫热带腹股沟肉芽肿、第五性病,腹股沟肉芽肿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容易混淆,但两者病因不同、症状也不同。本病的病原体是肉芽肿荚膜杆菌,可引起外生殖器等处皮肤及粘膜发炎并形成溃疡,腹股沟肉芽肿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腹股沟肉芽肿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但也可通过接触和阴虱传染。

  感染肉芽肿荚膜杆菌后,经过10-40天的潜伏期,就会出现症状,病损多发生在外生殖器、会阴、肛门、腹股沟等处,尤以多毛部位最易发生。最初是发硬的皮疹、结节和水疱,并迅速形成溃疡,流出很臭的脓液。溃疡不断扩大加深,使外生殖器受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生殖功能残疾。本病有3个明显特点:一是病损附近的淋巴结不肿大;二是虽发生溃疡但不引起疼痛;三是溃疡表面呈牛肉红色,边缘卷起来呈堤状,高出表面,与周围分界清楚。

四、腹股沟肉芽肿的中医治疗方法

  湿热夹毒证的腹股沟肉芽肿,可见生殖器发生丘疹及皮下结节,可有疼痛,很快表面发生糜烂形成溃疡,有渗液可伴有发热、纳差,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这是由于湿热夹毒侵袭肝脉所致。治疗宜清热利湿解毒。常用方药为二妙散合五味消毒饮:黄柏10g,苍术10g,薏苡仁30g,车前子10g,土茯苓30g,蒲公英30g,野菊花10g,天葵子10g,地丁草10g。方中以黄柏、苍术为主药清热燥湿,薏苡仁、车前子配合主药清热利湿,土茯苓、蒲公英、野菊花、天葵子、地丁草清热解毒。湿热重者,可加入龙胆草10g;毒热重者,可加入白花蛇舌草30g;夹痰热者,加入川贝母10g。

  痰毒积聚证的腹股沟肉芽肿,可见于腹股沟假性横痃形成,皮核相连,有的结核之间相互融合成块,推之不移,自觉疼痛,舌红,舌苔黄,脉弦滑。这是由于痰毒积聚,气血瘀滞而成。治疗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常用方药为五神汤合消瘰丸加减:金银花10g,连翘10g,黄柏10g,泽泻10g,茯苓20g,玄参20g,煅牡蛎30g(先煎)浙贝母10g,香附10g,陈皮10g,白僵蚕10g,青皮10g,法半夏10g,甘草6g。方中金银花、连翘、黄柏为主药,清热解毒;泽泻、茯苓健脾利湿;玄参、煅牡蛎、浙贝母软坚散结;香附、陈皮、白僵蚕、青皮、法半夏、甘草均配合主药理气、化痰。全方共奏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效。如毒热重者,加入白花蛇舌草30g;阴虚者,加入生地、沙参各10g;肝火旺者,加入黄芩、青黛各10g。

  气血瘀滞证腹股沟肉芽肿,可见于阴部及腹股沟肉芽肿形成,局部疼痛,肉芽肿高起,边缘卷起,质地较硬,常伴有全身消瘦,饮食不香,舌暗,脉弦细。这是由于气血瘀阻,与毒热、痰饮相搏,故阴部及腹股沟肉芽肿形成。气血瘀阻故局部疼痛。肉芽肿高起,边缘卷起,质地较硬亦为气血瘀阻之候。由于气血瘀阻,血瘀则气血不生,故有全身消瘦,饮食不香。舌暗,脉弦细亦为气血瘀阻之候。治疗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常用药物为血府逐瘀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10g,牛膝10g,野菊花20g,天葵子30g,玄参20g,蒲公英30g,赤芍10g,甘草10g。方中以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桔梗、牛膝调和气血,调理气机;野菊花、天葵子、蒲公英清热解毒;玄参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肉芽肿质地硬者,可加入穿山甲10g,地龙10g;疼痛明显者,可加入三七粉、莪术各适量。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腹股沟肉芽肿

挂号科室:性病科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 inguinale)是一种慢性、轻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由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此菌在感染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内表现为一卵圆行小体,称为杜诺凡小体(Donoyan body),故本病又叫杜诺凡病(Donovanosis)。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肉芽组织增生性斑块为主征,肛门、外阴处为好发部位,形成无痛性溃疡,并可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有不洁性生活史 常见症状:外生殖器单个或多个皮下结节、与皮肤粘膜、破溃形成溃疡引起肉芽肿、表面清洁有鲜红肉芽、境界清楚、不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中药治疗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