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疝的病因 小脑扁桃体疝如何治疗

2017-08-08 08:23

一、小脑扁桃体疝的病因

  小脑扁桃体疝是由于后颅凹中线结构在胚胎期的发育异常,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小脑扁桃体呈舌状向下延长,和延髓下段一并越出枕骨大孔而进入椎管内,和其延续的桥脑和小脑蚓部亦随之向下移位,亦可能造成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变形,枕大孔和椎管始部的蛛网膜下腔狭窄等一系列变化。扁桃体疝有的低至枢椎或更低水平。重型者,可见部分下蚓部也疝入椎管内。由于上述的改变,使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等脑神经,上部颈脊髓神经根被牵下移;枕大孔和颈上段椎管被填塞引起脑积水。

  对于其发病机制学者们持有不同意见。其中牵引学说是较为最为流行的观点,该学说认为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的患者,由于脊髓固定在脊柱裂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和脊髓生长速度不同,脊髓不能按正常情况上移造成脊髓及小脑组织向下牵移,而产生小脑扁桃体下疝。也有学者认为脊髓受牵拉的影响主要局限在腰骶部,胸段以上很少受累,同时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患者不都合并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故认为脊髓脊膜膨出与小脑扁桃体下疝无关,而是延髓、小脑、脊髓枕骨和脑的原发性畸形,在发育过程中,后颅窝容积小,脑组织生长过度以致部分脑内,舌咽、迷走、副、舌下等后组脑神经及深部颈神经根被牵拉下移,枕骨大孔及颈上段椎管被填塞,脑脊液循环受阻,继发脑积水。

二、小脑扁桃体疝的症状

  小脑扁桃体疝又称Arnold-Chiari畸形,这是一种常与颅底凹陷畸形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邻近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有可能受挤而嵌入枕骨大孔,造成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由于脑干、上颈脊髓受压,神经组织缺血,脑神经-脊神经受累和脑脊液循环受阻,通常出现下列症状。

  1.延髓、上颈脊髓受压症状:表现为某一侧或四肢运动同感觉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膀胱及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等。

  2.脑神经、上颈神经症状:表现为面部麻木、复视、耳鸣、听力障碍、发音及吞咽困难、枕下部疼痛等。

  3.小脑症状:表现为眼球震颤、步态不稳或失调等。

  4.颅内高压征:由于脑干和上颈段受压变扁、周围的蛛网膜粘连增厚,有时可形成囊肿;延髓和颈脊髓可因受压而缺血及脑脊液压力的影响,形成继发性空洞病变、颈脊髓积水等。

三、小脑扁桃体疝如何治疗

  本病并非一经诊断都需手术治疗,因为有相当多的病例,临床症状并不严重。对于年龄较小或较长者,应密切观察。仅对症状和体征严重者,方可施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并对不稳定的枕颈关节加以固定。

  一、手术适应证

  (1)延髓、上颈脊髓受压。

  (2)小脑和脑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

  (3)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

  (4)寰枢椎脱位或不稳。

  二、手术方法

  主要为枕骨部分切除以扩大枕大孔,以及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术。硬脑脊膜应广泛切开,分离粘连,探查第四脑室正中孔,如粘连闭塞,应小心分离扩张,使之通畅。不能解除梗阻者,则应考虑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的分流手术。对不稳定的寰枢椎脱位,则行枕骨和颈椎融合术。

  现将本手术介绍如下:

  手术步骤:

  术前准备,麻醉和体位同颈椎后路手术。

  1.切口和显露:切口包括枕部和颈椎两部分,自枕骨粗隆正中向下至颈6~7作纵行切开,显露枕骨、枕骨大孔后缘、寰椎后弓及第二至第六或第七颈椎棘突。显露方法同前。

  2.枕骨大孔扩大和寰椎后弓切除:显露和切除方法同前。枕骨大孔切开范围应足够大。通常自枕骨大孔向上咬除2.5cm~3.0cm,其宽度为3.0cm~4.0cm,使枕颈区获得充分减压。

  3.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根据磁共振图像,选择脊髓空洞明显节段。注意保护颈2和颈3。最首选部位在颈4~5或颈5~6,或颈4、5~6节段。切除椎板显露硬膜,切开硬膜,将硬膜切开边缘贯穿以细丝线向两侧分开以作牵引,即显露膨胀的脊髓。观察脊髓表面血管分布状况,选其无血管区,先用细针头刺入脊髓内并轻加吸引,可见黄色液体抽出,即表示脊髓空洞所在部位。用锐薄尖刀在针孔处切入脊髓,轻轻切开2.0cm~3.0cm(注意绝不可用力以防止损伤)。将硅胶管或片,长约3.0cm直径1.0mm自脊髓后切口伸入并向下方,深入洞内2.0cm~3.0cm,另一端贯以3-0号细线缝合在蛛网膜上。最后缝合硬膜。

  4.枕颈融合。

  三、术中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1.手术必须注意枕颈部减压的有效性,枕骨大孔切开扩大范围除要足够大之外,也应考虑到枕骨植骨融合处的稳定问题。

  2.脊髓后背侧切开,必须选择在无血管区和脊髓空洞部位,防止出血影响手术操作和确保引流部位的准确性。脊髓操作的任何粗糙动作都是造成脊髓损伤的因素。如果应用手术显微镜施行手术则更为准确,损伤更小。

  四、术后处理

  本手术操作技术复杂,显露范围大,时间长,对脊髓捣动多,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和速尿等脱水剂5~7天,常规应用预防剂量抗生素,术后10天拆线,改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四、小脑扁桃体疝的诊断鉴别

  小脑扁桃体延长成楔形进入枕骨大孔或颈椎管内,严重者部分下蚓部也疝入椎管内,舌咽、迷走、副、舌下等后组脑神经及深部颈神经根被牵拉下移,枕骨大孔及颈上段椎管被填塞,脑脊液循环受阻脑积水。本病常伴其他颅颈区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颈椎裂和小脑发育不全等。

  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可作磁共振成像,CT扫描,椎动脉造影等都可以清楚地显示小脑扁桃体疝的位置。对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检查时要注意突然呼吸停止,故应在做上述检查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并提前做好应急措施。

  需要和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其他颅内占位病变合并枕大孔疝、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鉴别。小脑扁桃体疝的扁桃体多呈舌状,并常合并其他畸形;而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扁桃体多呈锥形,并可同时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征象,鉴别不难。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脑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