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2 15:36 来源:网友分享
局部治疗,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面离不开全局观,但是足部患处的治疗还是应该放在首位。通过对足部溃疡部位的用药来达到清理毒素、抑制溃烂的目的。局部治疗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很多,应当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用药。在足部受到感染的情况下,要选择一些抗生素来进行控制,防治感染面的继续扩大。如果足部有溃烂、化脓等现象,首先要将浓毒引出来,消毒后清理创伤面,然后再用药物进行外敷。另外,糖尿病足患者不要过多运动,这样会增加足部压力,不利于疾病控制。可以借助于一些医疗器械,比如矫形器来达到缓解的目的。
综合治疗也是中医所尊崇的全局辩证观念。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主张从全局的方面进行综合治疗,寻找疾病的根源所在。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上,要对部分与全局的关系做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如果只从病患部位入手,只能贻误病情。在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方面的措施有,保持血糖和血压的指标处于正常状态,调节身体机能,增进血管的循环和流通,以及防止伤口感染等一些措施。
对于一分病情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如果其身体状况允许,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对其受损的血管进行重建或者成形。如果手术顺利,就能达到改善局部血管功能的作用,从根源上治疗糖尿病足。
1 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是引起糖尿病足基础
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的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同时由于肢体感觉障碍,还易导致烫伤,神经病变可引起足部小肌肉萎缩,由于长肌无对抗性牵拉,形成爪状足趾〔特别是第三,四及五趾〕,这种畸形使跖骨头成为足底负重的支撑点,由于摩擦,有胼胝形成,极易发生感染及穿透性溃疡,重者扩散至附近的骨骼引起骨炎,由于深感觉消失和关节运动反射障碍,使病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有些关节负荷过度,失去了对多次重复创伤的保护性作用,使关节及关节面变得很不规则,易出现骨折,关节脱位和半脱位,特别是跖趾关节。
2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足部缺血,促使糖尿病足得发生
下肢发生动脉硬化后引起足部缺血,特别是足趾,加上小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使足趾血压下降到全身血压的一半或更低,患者常于夜间熟睡时因足趾疼痛而起床,且需行走几步才能缓解,在某些需要迅速增加血循环的情况下如外伤,感染,过冷及过热等血流不能相应增加,可引起坏疽,尤以足趾为甚。
3 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导火索
神经病变及缺血容易引起局部创伤,继发严重感染,在轻微的创伤如足底的压疮,趾甲修剪得过短,足癣治疗不当均可引起继发感染,在足底压力负荷部位皮肤及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均可增厚,一旦足跟部有了感染,易迅速向四周扩散,韧带创伤可使感染扩散,引起跖骨骨髓炎,根据缺血的程度而发生湿性,干性和混合性坏疽。
一、每天睡前用温水(38℃左右)浸泡双脚15~20分钟,检查双足是否有水疱、伤口、划痕等,并检查脚趾之间,仔细擦干。
二、不要随意修剪鸡眼或结痂,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以免发生嵌甲。
三、冬天应注意足部保暖,穿棉袜、棉鞋,切记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取暖器或直接烤火取暖,以免烫伤。
四、购买新鞋时,以宽松、舒适为宜。比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硬度的方头软皮皮鞋、运动鞋最理想,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另外,还应经常检查鞋内是否存在异物,以免弄伤双足。
五、袜子以棉质为佳,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防双足所受压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六、如果双足较干燥,可薄涂一层润肤霜,以防皮肤开裂。
七、足部变形的糖尿病病人可选择特制的保护鞋,这种“量身订制”的保护鞋可有效分散皮肤易损点的压力,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1、首先,糖尿病足患者可以观察自己的足部情况。看脚的外形、脚趾、趾甲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挤压;是否有胼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硬茧;是否有外伤、溃疡或真菌感染;看足部的颜色是否和正常的有差别;用凉的物体触碰脚部的皮肤,看是否能感觉到凉意;用37℃至37.5℃的温水浸泡双脚,看是否能感觉到热度,如果感觉不到温度,则说明足部有感觉减退或缺失的症状,出现了这些症状,可以初步的诊断糖尿病足。
2、其次,用手背放在脚背从踝以上缓缓滑至脚趾,感觉有没有温度变化,若感觉足皮肤温度凉,提示下肢末端缺血,热则提示有感染;检查有无肿胀或水肿;摸足部动脉博动;测试感觉有无异常。用手指轻触脚背靠近脚踝处皮肤,寻找有无足背动脉搏动及搏动的强弱,可与正常人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比较。如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足背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在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棉花捻成尖端状,轻轻划过脚底皮肤,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觉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轻触觉消失或减退。
3、再者,试试重触觉。用大头针(或缝衣针)钝的一端轻轻触碰脚部皮肤,看是否有感觉,如感觉差表示触觉减退。糖尿病足常见症状为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灼热及感觉减退等,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有时痛觉过敏,出现肢痛,呈隐痛、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震动感减弱或消失,触觉和温度觉有不同程度减弱。足部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出现刺痛、灼痛、凉痛。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