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会导致腿肿脚肿 糖尿病足患者有哪些症状

2017-06-20 08:40 来源:网友分享

一、生理性的腿肿脚肿是什么原因

  1. 体位原因导致的肿相信很多人都有坐火车或飞机的经历,长时间坐着,部分人的脚可能会肿,甚至可以压出一个「小坑」。

  久坐或久站时,因重力作用血液不容易回到心脏,而聚集于下肢静脉内,导致静脉压力增高,此时从血管跑到组织里的「水」增多,最终表现为腿脚肿。

  对于这种水肿,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预防、处理:

  多走动:旅途或工作中,多站起来走动。走动时下肢肌肉,特别是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的收缩能促进下肢血液的流动,起到预防腿肿的作用。

  踩缝纫机踏板的动作:如果没办法站起来活动,可以做这个动作,先用力地抬起脚尖,再放下,记得要用力抬起,然后轻松放下。就像踩缝纫机踏板那样,反复循环进行。

  抬高下肢:对于已经发生的水肿,最好的办法就是抬高下肢,减少下肢血液的充盈状态。比如,睡觉时在脚下垫一个枕头。

  2. 经前期综合征正常月经的形成和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与此同时,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生理变化,经前或经期轻度水肿就是其中之一。

  这类水肿一般为双侧的脚踝周围肿胀,一般无明显疼痛或行走受限,随月经周期出现、消失,是生理性的、无害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二、哪些疾病会导致腿肿脚肿

  1. 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引起的水肿常伴有疼痛,可能是一侧肿,也可能是双侧都肿。当发现腿脚肿伴疼痛时,千万别大意,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

  此外,怀孕期间,如果左下肢明显比右下肢肿胀,应引起警惕,可到医院行下肢静脉彩超,排除因子宫增大压迫静脉所致的深静脉血栓。

  2. 心脏疾病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特别是右心衰),由于心脏不能让血液很好地流动起来,当血液大量聚集于下肢血管时,就可能出现下肢水肿。

  3. 肾脏疾病肾脏对体内液体的代谢、排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肾病、肾炎都可能引起水肿。由此引起的水肿通常先出现在颜面部,最后可能出现全身水肿。

  4. 肝脏疾病晚期肝硬化患者通常先出现脚踝部的水肿,同时还会出现腹水、黄疸等。

  5. 其他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局部损伤(如脚踝扭伤、局部感染)、淋巴水肿等疾病也可能出现水肿的症状。

三、糖尿病足患者有哪些症状

  1、末梢神经功能障碍以四肢末端感觉障碍为主,下肢多于上肢,出现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感觉异常常先于疼痛出现,多从四肢末端上行,出现麻木、蚁行样、发热、怕冷或触电样感觉,并有“袜套”样感觉迟钝,即所谓“无痛足”,这是糖尿病足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2、肢体缺血早期患者常有肢体发凉、怕冷或怕热、麻木、疼痛,在寒冷季节或夜间加重。有的患者首先出现间歇性跛行,提示有较大血管病变引起下肢的缺血。随着病变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间跛距离日渐缩短。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时,会出现静息痛,疼痛多发生在足趾及足的远端,平卧休息时疼痛加剧,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下肢下垂时由于重力作用,肢体血流量增加,可以适当缓解疼痛,因此不少患者常常强迫性坐位睡觉,导致下肢继发性水肿,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3、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轻度的外伤(包括抓痕、皲裂、挤压等)即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途径。因局部防御机能薄弱和神经功能障碍,感染会沿肌间隙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脓液和腐败组织,形成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甚至感染骨质发展成为骨髓炎。感染严重者,可引发全身性感染。感染可加重局部微血管病变,使皮肤细小血管栓塞而促使坏疽迅速扩展,二者互为因果。这也是糖尿病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高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四、糖尿病足的缓解方法

  1、良好的代谢管理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糖控制,首选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对患者进行充分地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同时尽可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以降低足溃疡和感染的发生率,继而降低患者的截肢风险。但由于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年龄较大,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因此不能一味地强调将患者的HbA1c控制在7%以下,此时应该参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推荐的个体化控制目标。

  对于糖尿病足合并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85 mmHg以下;糖尿病足合并脂代谢患者,应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2.1 mmol/L以下,若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病变,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7 mmol/L以下;若无临床禁忌,应该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

  2、下肢运动康复治疗对于足部皮肤完整的缺血型或神经缺血型患者,运动锻炼能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距离及行走时间。还可以显著提高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标,如行走受损问卷(WIQ)距离评分、WIQ速度评分、WIQ爬梯评分。

  强化步行运动可以提高足部皮肤完整的缺血型或神经缺血型患者的运动耐受性,改善运动功能,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