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30 15:11 来源:网友分享
①1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不可太咸,并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患者若胆固醇过高则蛋黄每周以不超过3~4个为原则。
②当血糖尚未控制好时暂时不要吃水果,当血糖控制达标后再试着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于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2小时监测血糖,吃什么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为标准。
③平衡膳食。实际上,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什么,吃多少量。单一食品不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素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多样化的饮食,达到饮食平衡。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则:粗粮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
④多选用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全谷类的主食,未加工的豆类、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如甘薯、马铃薯、芋头、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类(黄豆、红豆、蚕豆等),及咸的中西式点心(如蟹壳黄、烧卖、寿司、萝卜糕、咖喱饺、鸡卷等),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任意食用。
芒果少食、四月芒果熟,到了五月仍有上市。芒果每百克热量32千卡,不超过30克/餐,有止渴之功效,但果汁中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
莲雾少食、每百克热量为110千卡,每天宜食半个左右,莲雾有润肺、止咳、除痰、凉血、收敛,主治肺燥咳嗽、呃逆不止、痔疮出血、胃腹胀满、肠炎痢疾、糖尿病等症。莲雾含糖量为7%,属于中等糖量水果,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但莲雾属于寒性水果,一次不宜多吃,以免造成体虚的病人腹泻。
山竹慎食、每百克热量为69千卡,但含糖量很高,虽然山竹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可是食用山竹后血糖会迅速升高,所以糖尿病人避免食用山竹,在控糖期间要慎食或尽量少食。
李子少食、李子每百克38千卡,每天宜吃2~3个,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清肝泻热等功效,但多食会引起腹泻,糖友免疫力差,少吃为宜。
杨梅慎食、杨梅每百克热量28卡路里,中医讲性热,属于阴虚火旺之体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
枇杷少食枇杷每百克热量为39千卡,除水分外,所含大部分为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吃或是少吃一两个。
油桃少食、油桃每百克含44千卡,含糖量在13%左右,主要成分是蔗糖,纤维成分的果胶颇多,具有整肠的功用。对于利尿或便秘颇具效果,因含糖量较高,过多食用易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利。在血糖稳定低于7的情况下每天不要超过50克。
樱桃慎食、樱桃每百克热量46千卡,每日不超过5个,不仅含糖较多,且性温热,食用后易导致内热更甚,糖尿病患者慎食。
典型的糖尿病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还可以出现视力下降、皮肤瘙痒、手足麻木、伤口愈合慢、反复感染等。糖尿病还可以引起大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肢体疼痛及运动障碍、感染、酮症酸中毒等。
日常护理日常饮食照料时应注意平衡膳食,给予低热量、低脂、适量蛋白、高纤维素、清淡饮食。安排进食时应注意定时定量,少量多餐。
应鼓励和陪同老年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进行适当的运动。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就地休息;如出现低血糖时,应给予口服含糖饮料或食物。发病期间不宜参加运动。
应叮嘱老年人进行血糖的定期监测,并作好记录。
应按医嘱协助老年人正确按时服药,并观察服药后的副作用,特别要注意有无低血糖的发生。
应每天协助老年人温水泡脚,经常检查双脚趾缝及足背动脉的波动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早叮嘱就医。
【1】萝卜绞汁150克,饮用。主治糖尿病口干。(我们的头条媒体有用户说自己一直使用次方,效果良好)
【2】鲜麦冬全草50克,切碎煎汤,代茶饮服,不限量,每日1剂。主治糖尿病。
【3】花生地下根茎50~100克(干品25~50克),水煎服。分2~3次温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隔7日再服第二个疗程。如病情严重者,可每日1剂,连续服用。主治糖尿病。(《一味妙方治百病》
【4】海蛤壳12克.研成细末,用温开水送服。主治糖尿病口渴饮水不止。
【5】天花粉30克,沙苑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主治糖尿病。
【6】红皮白肉萝卜汁100~150毫升,为一次量。早晚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3~4个疗程。主治糖尿病。
【7】玄参30克,麦冬、生地黄各24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3次温服。主治糖尿病。
【8】黄连、人参各1份.天花粉、泽泻各2份,共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主治糖尿病。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