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18:29 来源:网友分享
淋巴结核是最为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而体表淋巴结核主要累及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而以颈部最多见。
淋巴结核分型:干酪型结核、增殖型结核、混合型结核、无反应性结核。
颈部淋巴结核按其病程发展为四型:
1)结节型:起病缓慢,初期可以呈现一侧或双侧1-2个渐进性无痛的肿块,质稍硬,散在而活动,无粘连。有微痛或压痛。随病变进展,形成淋巴结周围炎,粘连呈串珠状。
2)浸润型。有明显淋巴结周围炎,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团,活动差,自觉疼痛和压痛,可触及高度肿大的淋巴结。
3)脓肿型:成团的肿大淋巴结中心逐淅软化,形成寒性脓肿,伴继发感染时,疼痛加剧,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呈急性炎症表现。即使在化疗时亦有20%可发生脓肿。
4)溃疡瘘管型:脓肿自行溃破,久治不愈,形成瘘管或溃疡。
结核病一般按部位及脏器命名。淋巴结核根据发病部位,主要有以下几种:
颈部淋巴结核
这是淋巴结核中最为常见的,女性多于男性。据日本资料统计,男性以30岁年龄组最多,女性以50岁年龄组最多。发病部位以右侧为多见。西医认为,本病多因结核杆菌经口腔(龋齿或扁桃体)侵入,由淋巴管到达颌下或颏下淋巴结;亦可因肺、肠结核病灶经血液扩散所致。中医认为,本病为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脾虚生痰。肝郁则化热,痰热互搏,敬于颈项之脉络,而成瘰疬。亦因素体虚弱,肺肾阴亏,致使阴亏而火旺,痰火凝结而成瘰疬。
腋窝部淋巴结核
本病临床较少见。病人往往主诉腋窝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就诊;也有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腋窝部或胸壁上部有钙化灶。
腹股沟部淋巴结核
腹股沟部淋巴结肿大,多来自下肢或外阴部的外伤。但是,结核菌向全身播散,偶尔也可发生。开始可为仅伴有轻度疼痛的肿胀,如不积极处理,则可自溃。
腹部淋巴结核
一般由于全身播散或在肠结核的基础上,相继出现腹部淋巴结肿大。在主诉中,过去可能没有任何消化系统症状,肺部也未发现病变是常有的。也有包括过去曾有肠结核症状,或者是因为治疗肺结核,早已接受化疗者。
肺门淋巴结核
当机体尚未产生变态反应时,肺内初感染原发灶中结核菌借淋巴流侵入所属淋巴结。从肺门到纵隔有许多淋巴结。病势进展时,纵隔淋巴结也相继发病,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干酪化,从肺淋巴结流借肺门纵隔淋巴结,最后多从右静脉角淋巴流入肺静脉内,故结核菌随其易于流入血流。因此,肺门淋巴结核是处于容易发生潜在性菌血症的状态。
根据结核病接触史、局部体征,特别是已形成寒性脓肿或已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溃疡时多可作出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作胸部透视明确有无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能帮助诊断。
如仅有颈淋巴结肿大而无寒性脓肿或溃疡形成,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肉芽组织苍白、水肿,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病人抗病能力增强和经过恰当治疗后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可停止发展而钙化。
诊断依据
(1)颈侧部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可形成窦道,随皮肤下部潜行,经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样物,创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结核病史或病变。
(6)取病变组织进行PCR检测,可呈阳性结果。
(7)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一)全身治疗 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口服异烟肼1-2年,伴有全身毒性症状或身体他处有结核病变者。加服对氨水杨酸钠或利福平或加用链霉素肌肉注射。
(二)局部治疗
1.少数局限的,较大的,能推动的淋巴结,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时注意勿损伤副神经。
2.已形成寒性脓肿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潜行性穿刺抽脓。从脓肿周围的正常皮肤处进针。尽量抽尽脓液,然后向脓腔内注入5%异烟瞬溶液或10%链霉素溶液作冲洗。并留适量于脓腔内,每周2次。
3.寒性脓肿破溃形成溃疡或窦道者,如继发感染不明显,可行括除术。细心地将结校病变组织全部括除。伤口不加缝合,用链霉素溶液换药。
4.寒性脓肿继发化脓性感染者。需先行切开引流,待感染控制后,必要时再行刮除术。
温馨提示:
早期注射卡介苗,做好疾病的预防。
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luǒlì】,是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是由肝肺两方面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西医则指,人体内有专事于清毒杀毒从而保护血管,组织的淋巴系统,遭遇来自体内外无法清除杀灭的毒菌,凝聚和集结于肌表组织形成的毒瘤。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