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10:45 来源:网友分享
糖友们在监测血糖过程中,要避免“轻敌”、“怕麻烦”现象。有些患者血糖稍高时毫无感觉,认为测不测无所谓,这种轻视稍高血糖的行为,容易促发慢性并发症,患者等有了症状才测血糖,往往为时已晚;有的患者怕麻烦认为少测几次血糖无所谓,几个月才测一次,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血糖可以受饮食、活动、药物、情绪等影响而发生波动,如果让血糖长期处在无序波动状态,采取控糖的措施又十分盲目,那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尤其对于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了观察剂量是否合适及避免低血糖,测的次数应要更多。总之,糖尿病患者要养成自我血糖监测的习惯,这对于防治糖尿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下面讲述关于糖尿病测血糖的一些问题。
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到糖尿病发生的可能,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1)有糖尿病家族史且40岁以上者。
(2)特别肥胖或消瘦者。
(3)体重减轻而找不到原因,特别是原来肥胖,近来体重减轻者。
(4)有多饮、多尿者。
(5)易患疖痈,尤其发生在疖痈发病率较低季节如冬季。
(6)反复尿路、胆道、肺部或其他感染者。
(7)妇女外阴瘙痒而非滴虫感染。
(8)有感觉障碍、疼、麻等周围神经炎症状。
(9)较早出现白内障或视力减弱者。
(10)间歇性跛行、下肢疼。
(11)下肢溃疡久不愈合者。
(12)浮肿、蛋白尿,类似肾病综合征。
(13)尿潴留、顽固性便秘或腹泻。
(14)早期出现动脉硬化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变(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15)出现酮中毒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等,甚至一开始即出现昏迷。
(16)有分娩巨大婴儿(体重大于4kg)史者。
(17)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羊水过多、胎死宫内、死产者。
(18)有反应性低血糖者。
如果用碘酒消毒采血的手指,碘酒会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结果,使得测值偏高。糖友在家自测血糖,可使用酒精消毒,用酒精消毒后要待采血部位干燥后再采血。或用肥皂水清洗手指,待手指干燥后再采血即可。
视力下降:当出现眼睛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等现象时,要立即进行检查,以防糖尿病的发生。
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常常让人难以入睡。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现象。
口腔疾病:糖尿病引起口腔疾病的表现主要有:①口干口渴,口腔烧灼感;②皮肤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水肿;③不易治愈或经常复发的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及牙痛等。
尿路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①菌尿起源于肾脏,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于下尿道;②尽管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发热期延长。
排尿困难: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者约为21.7%。
腹泻与便秘: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的腹泻与便秘,其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最为多见。
体重下降: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就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1、小麦:小麦性凉,味甘。具有养心安神,益肾,健胃厚肠,除热止渴,敛汗,止痢等功效。主治糖尿病、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怔忡、癔病、脾虚泄泻等症。
2、燕麦:又名皮燕麦、雀麦、野麦。功效:燕麦性温,味甘。具有益肝和脾、滑肠催产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糖尿病、纳呆、便秘、难产等症。此外还有止汗、止血的功效,或治虚汗、盗汗、出血等症。由于其滑肠、催产,故孕妇禁食。
3、荞麦: 又名莜麦、油麦、乌麦、花荞、三角麦、玉麦、甜荞麦。功效:荞麦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湿、开胃宽肠、下气消积等功效。主治头风疼痛、胃肠积滞、痢疾热 泻、疮疖丹毒糖尿病、白浊带下等症;外用可清热解毒。由于荞麦中含有红荧光素,花中尤多,部分人食用后可产生光敏感症(荞麦病),如耳、鼻等处发炎肿胀, 眼结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等,应当引起注意。因其性寒,食之能动寒气、发痼疾,患皮肤过敏及脾胃虚寒者禁食。
4、小米: 功效为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 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外用还可治赤丹及烫、火灼伤等。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风湿病、痛风、糖尿病等血中 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任何不适。
5、玉米:功效是性平,味甘。具有调中开胃、通便利水,降糖、降血脂等功效。主治胃纳不佳、慢性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腹水尿少、糖尿病、高血脂症、浮肿、黄疸等症。
一级预防 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
二级预防 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尔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尔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
三级预防 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