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14:16 来源:网友分享
1、如果是发低烧,首先要多喝水,喝白开水最好,用大杯子倒水喝,直到喝到喝不下去为止,多上几次厕所,体力的病毒就已经排出体外一部分了。
2、然后还可以在家里煮姜糖水喝,把姜切片或者切碎后加红糖大煮,趁热喝下去,然后睡觉出出汗,在刚开始发烧并不严重时,这个方法很不效。
3、当大人出现发烧情况的时候,可以使用湿毛巾进行擦拭身体,特别要擦拭脸部以及额头。不过要注意的是,湿毛巾要用温水浸泡,不然毛巾太冷会导致发烧加重的。
4、如果发烧不到38.5度,但也烧了一段时间了,可以到医院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吃医院给开的药,一般感冒分风寒和风热,吃不同的感冒药就可以了,如果是由炎症引起的,也可以吃点儿抗生素,这个要看医生做的判断来决定。治好了感冒发炎,烧自然就退了。
5、如果发但如果发烧烧到38.5度以上,那么就要吃退烧药或者到医院打退烧针了。
1、了解是否是因为感染,还是非感染所引起的发烧。
2、在了解了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烧后,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一些解热镇痛药,例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
3、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起重视。
4、多数解热镇痛药(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
5、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当慎用,可能会影响胎儿或婴幼儿的正常发育。
6、解热药服用3天后无明显好转,应立即就医。
7、在治疗的同时,宜注意控制饮食,多喝水、果汁,补充能量、蛋白质和电解质。
8、对高热者当用冰袋和凉毛巾冷敷,或用50%的乙醇擦拭四肢、胸背、头颈部以帮助退热。
9、宜多休息,夏季注意调节室温,保证充分睡眠。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体温过高或时间过长可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失调。因为婴幼儿脑发育不成熟,高烧会引起惊厥发作。如果40度以上超高温可引起小儿嗜睡,有时有说胡话的现象。另外发烧可使孩子不思饮食。因此,小儿发烧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发烧会有三个临床分期,不同期间的症状表现也会不同,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看一下:
1.体温上升期
常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2.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
由于病因的消除,致热源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