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19:14 来源:网友分享
一、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对本病有明显疗效,尤其是对控制发热等急性发作期症状效果好。开始时剂量较大,以能否控制发热作为剂量标准,如泼尼松30~60mg/d,待发热等症状控制后再缓慢减量。
2、细胞毒药物:对于严重的或用皮质类固醇无效的病例,可加用细胞毒药物或与皮质类固醇联合治疗。常用的有环鳞酰胺4mg/(kgd)或甲氨蝶呤20mg/m2。
3、抗疟药:氯喹0.25g/d或羟氯喹0.2~0.4g/d。在病情趋于稳定、皮质类固醇减量时加用可预防病情反复和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
4、非类固醇类解热镇痛药:有发热、关节痛时可用于对症治疗。
5、有学者建议用饱和碘化钾,剂量从每天1滴渐增至每天3次,每次5滴,最后可用至每天3次,每次30滴。
6、其他:针对相关器官的损害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对于内脏损害严重,尤其是CHP患者,加强支持治疗。出血严重可补充相应凝血因子的浓缩制剂,输新鲜血浆、全血或血小板悬液等;大剂量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CHP的治疗有帮助。
二、预后
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发作时有发热。内脏广泛受累者可因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特异性局限性脂膜炎,整个病程6~12个月,最后痊愈。
一、发病原因
1、免疫反应异常:异常的免疫反应可由多种抗原的刺激所引起,如细菌感染、食物和药物等。已有报告有的病例于发病前有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亦有报告本病发生于空回肠分流术后,其盲曲内有细菌大量增殖。此外,卤素化合物如碘、溴等药物、磺胺、奎宁和锑剂等均可能诱发本病。
2、脂肪代谢障碍:有报告显示,本病与脂肪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异常有关。例如血清脂酶有轻度增加或在皮损中可测出具活性的胰酶和脂酶。有的研究还发现本病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当然这种抗胰蛋白酶的缺乏并不可能直接引起脂膜炎,但可能导致免疫学和炎症反应发生调节障碍。
二、发病机制
根据病损演变,在病理学变化上可分3期:
1、急性炎症期:脂肪细胞变性,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组织细胞浸润。
2、巨噬细胞期:浸润以组织细胞为主,也有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3、纤维化期:泡沫细胞减少,被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代替,最后形成纤维化。
一、皮肤损害
1、皮下结节是NP的主要特征,皮损以四肢多见,主要分布于股,臀和小腿,但前臂,躯干和面部也可出现,损害初发时为皮下小结节,向上发展使皮面轻度隆起,呈现红斑和水肿,也可呈正常皮色;以后结节渐增大,边界清楚,大小不一,直径通常为1~2cm,大者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般3~4个,也可多达数十个,常对称分布,成批发作,结节位于皮下深部时可有轻度移动;位置表浅时,可与表面皮肤粘连,有触痛和自发痛,经数周或数月后结节自行消退,消退处局部皮肤凹陷并有色素沉着,这是由于病变处脂肪发生坏死,萎缩和纤维化的结果,结节每隔数周或数月反复发作,多数发作时有发热,多为弛张热,高者可达40℃,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除发热,还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酸痛等,有10%~15%的患者无热,仅出现皮肤结节,有的结节会液化变性,其上皮肤也被累及而发生坏死溃疡,有黄棕色油状液体流出,此时称为液化性脂膜炎(Liquefyingpanniculitis),被认为是NP的一种变异型,其损害主要发生于股部和下腹部,小腿伸侧少见,此种类型的15%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
2、另有一种NP的变异型称为皮下脂质肉芽肿病(lipogranulomatosissubcutanea),即Rothmann-Makai综合征,这是一种特异性局限性脂膜炎,比较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及肥胖的中年女性,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不发热,无全身症状,整个病程6~12个月,最后自愈。
二、系统损害
1、本病侵犯内脏器官脂肪者虽属少见,但一旦发生,多为系统累及,预后差,一般先有皮损,后出现内脏病变;也有少数病人先有内脏病变然后出现典型的皮肤损害,单有系统损害而无皮肤症状时诊断较困难,内脏损害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脏器,其特征性症状常在损害较严重时才显现出来,肝脏受累可出现右胁痛,肝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小肠受累可有肠穿孔,脂肪痢;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脂肪组织受累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和包块等,此外,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肾上腺,脑等均可受累,表现为骨髓抑制而致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肺部阴影,胸痛和胸膜炎,心肌病和心包炎,脾和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与意识不清等,内脏广泛受累者可因循环衰竭,出血,败血症和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2、系统损害中也有一种NP变异型,称为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cytophagichistiocyticpanniculitis,CHP),是一种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触痛性多发性皮下结节伴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出凝血异常,本病病情危重,呈进行性加剧,病人的出血性死亡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肝功能衰竭有关,组织病理的特点为“豆袋细胞”,即组织细胞吞噬红细胞等其他血细胞后形成的特殊结构。
3、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皮下结节成批发生,结节有疼痛感和显著触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发生凹陷,结合第2期组织病理象可以确诊。
4、Winkelmann和Bowie报告了结节性脂膜炎的一种变型,被称之为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性脂膜炎,这也是一种以脂膜炎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他们认为此病与结节性脂膜炎终死于出血,病人的出血死亡与血管内凝血和肝功能衰竭有关,本病与结节性血管炎的区别在于其有异常的出血性素质和在骨髓,淋巴结,肝,脾,浆膜组织和皮下脂肪中出现众多的组织细胞。
1、显著增高,白细胞轻度增生。
2、肾受累,可有肝肾功能异常,出现血尿和蛋白尿。
3、病例可有免疫学上的异常如补体降低,免疫球蛋白增高和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
4、受累可出现贫血,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低下。
5、常规检查血沉增快,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相对增多,伴胰腺疾病者,急性期血,尿淀粉酶升高,血清脂酶升高,此外,尚有免疫球蛋白升高,血清补体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
6、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早期皮损,脂肪组织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局灶性脂肪坏死,中期有组织细胞浸润,有肉芽肿形成和继发性血管炎症性变化,后期由小叶间隔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胶原,替代残留脂肪组织,最后完全纤维化。
7、应做X线胸片,B超,脑电图和脑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