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9 10:10 来源:网友分享
糖尿病患者有70%~80%死于心血管并发症,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充血性心衰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倍,女性增高3倍。Stoamler等报告在多因素干预试验的12年随访研究中,与非糖尿病男性相比,在年龄、种族、胆固醇、收缩压及吸烟等配对的情况下,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增高3倍,在低危险状态[收缩压<120mmHg,胆固醇<5.2mmol/L(200mg/dl非吸烟)]的患者中,则心血管死亡的相对危险性增高5倍多。除了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之外,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的程度要明显严重,冠状动脉造影和尸检显示糖尿病患者2~3支血管同时受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对照组,且常呈现弥漫性病变。但既往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脏病常仅注意冠心病,而随着对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进行非创伤性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发现部分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并未见冠状动脉病变,甚至尸检亦未见冠状动脉阻塞和心肌梗死,而表现为心肌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这亦与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部分有关。
1、脂质代谢异常:
(1) 胆固醇(Ch):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已为众多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证实。多数临床研究报告,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血胆固醇常无明显变化,但糖尿病如合并糖尿病肾病,常存在高胆固醇血症。多危险干预治疗研究显示在任何相同的胆固醇水平,糖尿病人群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比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同时,干预治疗亦表明降低血胆固醇水平能够明显减少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心脏事件的发生。
(2) 甘油三酯(TG):高甘油三酯血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脂代谢紊乱,尤其在初发和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有关TG水平增高和动脉硬化关系有较多的研究多数认为高甘油三酯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肯定有关。一致的观点是如果TG增高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肯定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单纯血清高TG血症亦预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另外糖尿病患者TG增高可增加细小低密度脂蛋白(IDL)分子的比例而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
(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糖尿病患者常表现为VLDL增高。VLDL主要在肝脏合成,少量在肠黏膜合成,其所含成分以内源性TG为主,血浆中的TG主要来自VLDL,因此,VLDL的生成和清除速度是决定血中TG浓度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肝脏合成VLDL的速度明显大于其清除和分解速度,同时由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下降,甘油三酯的分解缓慢,使富含TG的VLDL和乳糜微粒分解代谢受阻,造成VLDL在血中浓度升高。
(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尿病患者常有LDL-C增高,尤其是非酶糖化和氧化修饰的LDL-C水平增高,明显增高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的毒性作用。LDL系VLDL的降解产物,主要含内源性胆固醇,约占50%胆固醇通过胆固醇转酰酶的作用,在血浆中被酯化,酯化后的胆固醇多数储存在LDL颗粒中LDL被肝外组织细胞摄取,成为细胞膜胆固醇的主要来源肝外细胞膜上有识别LDL的ApoB受体,LDL与该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向细胞内转移并在细胞内分解代谢,成为全身组织细胞胆固醇的主要来源,这亦是LDL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在持续高血糖状态,LDL的氧化和糖化修饰可损害肝细胞LDL受体对它的识别或降低它与组织细胞受体的亲和力,导致LDL的清除减少,并优先被巨噬细胞LDL受体识别、摄取和降解,从而导致胆固醇酯在巨噬细胞内堆积使其转化为泡沫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另外,LDL的糖化可导致LDL易被进一步氧化修饰。相反,HDL的糖化可升高其清除速度,使其半衰期缩短。
2、血液流变学异常:
(1)血小板功能亢进:研究证实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原发性增强血小板合成释放α-颗粒内容物(血栓球蛋白、血小板第四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增加;对血小板激动剂如ADP、胶原蛋白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凝血酶的敏感性增强;血小板活化升高血栓素A2的合成和释放,加剧血小板的聚集在被ADP等激活时,血小板表面可表达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它可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该过程是原发性血小板聚集的一部分不依赖于花生四烯酸途径和释放反应与非糖尿病对照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连接增强,这部分可能与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分子数量增加有关
(2) 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抗凝血酶Ⅲ和丝氨酸蛋白酶(肝素和硫酸肝素增强其活性)形成复合物并使其失活;蛋白C(被凝血酶-血栓复合物激活后)可使凝血因子Ⅴ和因子Ⅷ失活并刺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重要的内源性纤溶系统的调节者)。糖尿病患者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和获得性蛋白C的相对缺乏,使糖尿病患者易于形成血栓;由于凝血因子Ⅻ、Ⅺ、Ⅷ及vonWillebrand因子浓度的增加,使糖尿病患者接触活化增强(内源性凝血途径)。
纤溶酶原活化剂如tPA启动纤溶系统,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始动血栓的分解,该过程被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以其活性的形式释放)PAI-2和纤溶酶原抑制剂(α2抗凝血酶和α2巨球蛋白)所阻断。糖尿病患者tPA水平正常或增高,但因其与PAI-1连接增加,致其活性降低,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PAI-1活性增高,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及内皮细胞受损等有关,加之,纤溶酶原的糖化降低其活化的易感性及蛋白C的相对缺乏亦降低tPA的释放。上述多因素损害糖尿病患者的纤溶系统。
糖尿病患者常伴Lp(α)的增高,临床观察发现升高的Lp(α)水平与溶栓治疗再灌注失败有关该作用部分可能与Lp(α)中的Apo(α)与纤溶酶原结构的同源性有关,从而致Lp(α)竞争与内皮细胞的受体结合,抑制纤溶系统。
(3) 红细胞: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由于其细胞膜受糖化和脂质过氧化等因素的影响,红细胞脆性增加,盘性变性能力降低,表现在高切变速度下的全血黏度增高,以致不易通过毛细血管,有利于微血栓形成。
3、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代偿高胰岛素血症或因不适当治疗所致)。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提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密切相关,但确切的机制不明,持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① 刺激动脉壁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增生并使血管腔变窄;② 增加肝脏VLDL产生,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积;③ 刺激内皮细胞等合成和释放PAI-1,损害机体的纤溶系统,促进血栓形成;④ 通过多种机制升高血压(如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钠和内皮细胞合成分泌内皮素等);⑤ 增加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增加心排出量和收缩血管;影响跨膜离子转运,使细胞内钠离子和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提高小动脉平滑肌对血管加压物质的反应性;另外,刺激动脉壁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厚,使小血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增加等。上述作用均可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一些临床研究报告,糖尿病患者常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原血症,胰岛素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著高于胰岛素。
4、低度血管炎症:IGT、糖尿病或IR状态时,常存在低度的血管炎症反应。研究显示炎症与AS有关并参与AS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和发展当机体在大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如高胰岛素或胰岛素原血症、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等)的作用下,可出现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各种黏附分子、炎症趋化因子表达增加,吸引炎症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向动脉内膜黏附和迁移,进入血管壁后,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可摄取经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而转化为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可凋亡、坏死而释放脂质形成细胞外脂核。当脂核较圆大时,纤维帽变薄,巨噬细胞为主时,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干扰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参与炎症和分解作用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糜烂或破裂,继而有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临床表现为心脑血管事件C反应蛋白(CRF)是炎症的标志物,同时其本身也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和血栓的形成。CRF见于粥样斑块内可诱导补体激活,招募单核细胞,诱导其产生组织因子,阻滞内皮细胞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削弱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和NO的产生,诱导PAI-1mRNA表达和PAI-1产生,促使LDL-C氧化和巨噬细胞摄取oxLDL等。其他炎症标志物还有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Ⅷ和PAI-1等,它们同时也参与了AS的形成。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病理改变特点如下:
1、 心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达(100~110)×10-9m[一般为(63~95)×10-9m];
2、 心肌纤维化,包括间质纤维化血管周围纤维化和局灶性瘢痕状纤维化3种;
3、 心肌纤维间隙有较多的PAS染色阳性物质沉着和脂质集聚,可影响心肌的顺应性;
4、 广泛心肌内小动脉病变,内皮细胞增生变性黏多糖物质在内皮下沉积,管腔变窄;
5、 心肌细胞肥大;
6、 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从而影响组织灌流及氧合作用,也加重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导致心脏病变。
综上所述,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和心肌内小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特征。糖尿病病人心脏中不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尚有广泛的微血管、中小血管病变导致心肌灶性坏死,纤维化,心肌血管壁增厚,有较多脂肪钙盐和糖蛋白沉积,使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功能失常。故本病并非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从糖尿病代谢紊乱、病理生理、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以及病理解剖资料等发现,认为本病的早期可能为心血管系自主神经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功能性紊乱,相继发生心肌病变,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属晚期表现。
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和同龄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3倍,且发生心脏病较早,发展较快,病情较重,预后较差。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要高出3~5倍,有7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血管系并发症或伴随症心肌梗死,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首要致死病因。
1、休息时心动过速:糖尿病早期可累及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故心率常有增快倾向凡在休息状态下心率超过90次/min者应疑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种心率增快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所影响,有时心率可达130次/min,则更提示迷走神经损伤。
2、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糖尿病病人常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功能减退,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可达24%~42%病人仅有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表现为心律不齐心源性休克有些仅出现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故易于漏诊与误诊,病死率亦高达26%~58%。糖尿病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较非糖尿病病人为多病情较重,预后较差,且易再次发生梗死此时预后更差,易发生心搏骤停,必须提高警惕,平时糖尿病不严格控制者更易发病,有的病人因口服降血糖药物而发生室颤。
3、直立性低血压:当病人从卧位起立时如收缩期血压下降>4kPa(30mmHg)或舒张期血压下降>2.67kPa(20mmHg)称直立性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姿位性低血压)。有时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均下降,尤以舒张压下降明显甚至下降到0,常伴头晕、软弱、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昏厥,甚至休克,尤其合并高血压而口服降压药者或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三环类抗抑郁制剂者更易发生,也可见于注射胰岛素后,此时应注意与低血糖反应鉴别。形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调节血压反射弧的任一环节损害均可导致低血压,但在多数患者,交感神经的损害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者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可能是:(1) 站立后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不能发生反射性心率加快;(2)外周血管不能反射性地收缩或收缩较差;(3)儿茶酚胺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不能迅速起调节反应其中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损害。此类表现见于较3晚期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血压调节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损害所致,病人从卧位站立时,由于交感神经病变使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量减少未能代偿性地引起周围血管收缩;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亦不足而使心搏出量减少,以致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
4、猝死:本病病人偶因各种应激如感染、手术、麻醉等均可导致猝死临床上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颤动、扑动等)或心源性休克,发病突然,病人仅感短暂胸闷、心悸,迅速发展至严重休克或昏迷状态,体检时血压明显下降,阵发性心动过速或心跳心搏骤停,常于数小时内死亡伴发感染时,则症状常被原发病所掩盖而贻误诊断和治疗。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