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1 13:24 来源:网友分享
对于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排卵是受脑下垂体和 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那么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就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也是 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因为在月经周期里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
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 黄体生成激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知是否排卵的。女性排卵前24~48小时内, 尿液中的黄体生成激素(LH)会出现高峰值,用排卵试纸自测,结果就会显示为 阳性。
输入月经周期及上次月经开始时间,在标注红色的日期开始用试纸测试,如果是测试结果为阴 性可以隔天测一次,如果出现弱阳需要每天测一次,如果出现强阳(即检测线和对照线都很明显的时候)就说明在24-48小时之内就要排卵了。
在一个月经周期中, 白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数时候,白带比较干、比较稠,也比较少。而在两次月经中间的某一天,白带又清、又亮、又多,像鸡蛋清,更像感冒时的清水样鼻涕,这天就是排卵期。这是由于排卵时产生了较高浓度的雌激素,作用于宫颈口的柱状上皮细胞,使它们分泌大量白带。
每天清早醒来,在没有任何活动时,立即测体温,这种体温被称为“基础体温”。把每天测得的基础体温标在方格纸上,排卵期规律的女性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在排卵期前两周左右基础体温往往低于36.5摄氏度,而排卵期后两周左右基础体温往往高于36.5摄氏度。即一个月中,出现基础体温前低后高的双向曲线,这个双向曲线开始变高的那天就是排卵期。由于两个卵巢交替排卵,所以一般要至少测定三个月,才能真正了解双侧卵巢的排卵情况。在月经期,如遇有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在测量时要注意,同时注意要特别标记说明。
由于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明显,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溃破、脱落,从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随着卵巢黄体的形成,分泌出足量的雌、孕激素,使溃破的子宫内膜表层迅速修复而出血停止,或者可能当排卵期,成熟的卵泡分泌较多的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充血引起红细胞漏出;也可能于 输卵管伞部摄卵时,将含血的卵泡液经输卵管逆蠕动送至子宫腔再由子宫颈经阴道流出。
当然,也有不少的可能是性激素分泌失调,使得排卵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而使出血明显。子宫内膜慢性炎症或卵巢表面炎性增厚,使得排卵时子宫内膜充血明显,出血不易自行停止,或炎性增厚的 卵泡表面破裂出血较正常量增多,并随输卵管蠕动反流至宫腔,经阴道排出体外。
排卵期出血是很多女性会出现的症状,出血量少,有的仅为咖啡色分泌物,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既然排卵期出血较常见。下面介绍几种治疗方法。
1.西医药治疗:已烯雌酚0.25-0.5nmg/日,排卵前3天开始服用,血止后1-3天停药。
2.中医药治疗
1) 肾阴虚:经间期 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 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怕法:滋肾养阴, 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早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2) 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3)血淤: 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 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质紫黯或淤斑淤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淤,调经止血。
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