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 08:58 来源:网友分享
有的妈妈觉得,母乳瓶喂不是一样么,还省得纠正乳头混淆让孩子哭哭啼啼的。
但母乳喂养不只是喂孩子食物,要考虑的远不仅是营养因素。 母乳的好处,除了营养,其他全都是和亲喂联系在一起的,包括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预防吮指癖、恋物癖和口欲期固结,帮助学步儿更快的从沮丧中恢复投入探索等等。
亲喂母乳在宝宝1岁后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瓶喂母乳在1岁后的价值非常小。因为宝宝1岁后2/3的营养都来自饭菜了,只要饮食搭配合理,营养已经足够均衡全面。 而且,亲喂母乳在1岁后没有任何机会成本。瓶喂母乳则不必等到1岁,从第一天就开始消耗妈妈本可用来陪伴、观察、帮助孩子的时间。尤其是在孩子能爬能走之后,有大量的活动和探索需要成年人去帮助。如果妈妈还要上班,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限,耗在吸奶器上的每一分钟,都是要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的。 所以,不要把瓶喂母乳这种非常情况下的暂时的权宜之计当做日常的喂养方式固定下来。妈妈不能短视,要把目光放长远。
宝宝吸吮乳头与吸吮人工奶嘴(包括奶嘴和安抚奶嘴)的方式是不同的。
1.吸吮乳头时,必须张大嘴;而吸吮人工奶嘴时,宝宝的嘴只需稍微张开就可以了。
2.母乳喂养的宝宝用牙龈和舌头挤压乳房组织以得到奶水;而瓶喂时宝宝不需用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得到持续不断的奶水。
3.母乳宝宝吸吮乳头时必须含住大部分的乳晕;而吸吮人工奶嘴是不同的。
4.瓶喂时奶水不用怎么费劲就可以被吸出来,不象亲喂时要等待妈妈奶阵的到来,当奶水流速太快时宝宝会直接用舌头顶住奶嘴不让奶水流出来。这个动作当用在妈妈的乳头上时会直接把妈妈的乳头顶出嘴外。
正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吸乳方式,会导致宝宝产生乳头混淆。乳头混淆同新妈妈们遇到的很多困难一样,都是可以克服的。
1. 纠正乳头混淆要尽早 宝宝越小,使用奶瓶的时间越短,纠正乳头混淆就越容易。纠正方法也没有更多选择,就是停止使用奶瓶,在宝宝重新接受妈妈乳头之前使用小勺喂奶,或者“手指喂奶法”等任何宝宝能接受的,奶瓶以外的喂奶方式。
2. 喂奶前刺激奶阵 乳头混淆的宝宝拒绝妈妈乳头的最大原因是觉得这样吃奶没有吃奶瓶来的快,来的容易。所以妈妈可以在喂奶之前,刺激出奶阵来,让宝宝一吃上奶头就能大口的吃到母乳。 具体做法是,放松心情,想着宝宝吃奶的可爱样子,用洗净的手指轻轻捏住乳头左右转动,并不时触碰乳头的前端。当乳房有痒痒的感觉,乳房变硬,乳头潮湿,轻轻一捏,会有奶水喷出来,就表明奶阵来了。赶快抱起宝宝来喂吧。奶阵刺激法对使用吸奶器吸奶也很有帮助哦。
3. 最好在宝宝不太饿,心情好的时候尝试给母乳。 这样宝宝会更有耐心多尝试一会儿。有的家长以为,饿着宝宝,宝宝最后就不得不吃母乳了。这是错误的。饥饿的宝宝不会有耐心来探索吸吮母亲乳头的技术的。 妈妈可以先抱着宝宝玩,让宝宝接近胸部,然后自然的把乳头送到宝宝嘴边。不要突然喂母乳,不要强迫喂,也不要过于频繁的尝试喂奶。这都会让宝宝更讨厌吃母乳这件事。
4. 帮宝宝学会等待 有的宝宝并不完全拒绝吸吮妈妈乳头,也会用正确的衔乳和吸吮姿势来吃母乳,只是还不明白妈妈的乳汁是一个奶阵一个奶阵分泌的,不像奶瓶里的奶那样能一直大口吃到没有。所以,当一个奶阵过 去,下一个奶阵还没到来的时候,不能耐心的一边吸吮一边等待,会吐出奶头大哭。这时妈妈有两种做法可以尝试。一是把宝宝抱起来哄逗,等情绪好转了再喂奶。二是用上喂奶辅助器,在两个奶阵之间缓慢的释放奶水,“挽留”宝宝继续吸吮,以便刺激出下一个奶阵来。
1. 立即坚决停止使用奶瓶,停奶瓶必须彻底。在宝宝不饿的时候尝试亲喂,在宝宝饥饿的时候,用小勺或手指哺乳法喂养,或者用喂奶辅助器来辅助亲喂。总之,不要使用奶瓶。 很多妈妈不舍得看到宝宝烦躁哭泣,一旦宝宝哭闹起来就又拿出奶瓶了。这样的方式教给宝宝的是:必须哭闹才会得到奶瓶,而且只要坚持哭闹,坚持不吃母乳,妈妈一定会给奶瓶的。很多妈妈声称纠正了一个月甚至更久,大人孩子都受尽煎熬,却始终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没彻底停止使用奶瓶。妈妈要记住,如果不彻底停奶瓶,时常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拿出来用,那就是在人为延长宝宝的混淆,让宝宝受更多的折腾。
2. 提高奶量。 乳头混淆的宝宝的妈妈,通常也都受到“奶水不足”的困扰。乳头乳晕缺少宝宝吸吮的刺激,奶量上不来是很正常的。奶水越少,宝宝越不爱吃。宝宝越不吃,奶水就越少。这个恶性循环的打破除了要纠正宝宝的乳头混淆,妈妈提高奶量也是当务之急。
如果宝宝拒绝吸吮妈妈乳头,妈妈可以借助吸奶器来模拟宝宝的吸吮,增加对乳头乳晕的刺激,进而增加奶量。可以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吸奶一次,不要等到奶涨了再吸。 如果宝宝至少有时能够吸吮妈妈乳头,妈妈最好不用吸奶器追奶。而是用上喂奶辅助器,就把宝宝抱在怀里猛喂上几天。这样的追奶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宝宝不配合,妈妈就在尽量亲喂之余勤用吸奶器。然后把吸奶器吸出来的奶通过喂奶辅助器补充给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