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疥疮的治疗方法 疥疮的治疗偏方有哪些

2017-09-20 10:27 来源:网友分享

一、阴囊疥疮结节怎么治疗

  1、冷冻 采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可治疗疥疮结节。具体的方法是用直接接触法或喷雾的方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2~3个结节。

  2、局封 取强的松龙注射液加入2%普鲁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闭,每周1次,共3~4周。

  由于疥虫感染皮肤(挖掘隧道的机械伤害及其分泌毒汁的刺激)引起的皮肤病,阴囊疥疮结节它是可以通过性传播的,尤其在青年男女性乱者中,本病传播迅速,故本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疥疮的体征是皮肤剧烈瘙痒,而且皮疹多发于皮肤皱折处,特别是阴部。疥疮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疥疮的传染性很强,在一家人或集体宿舍中往往相互传染。疥虫离开人体能生活2~3天,因此,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褥、鞋袜、帽子、枕巾也可间接传染。性生活无疑是传染的一个主要的途径。

  疥虫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微小虫子,疥虫的背部有无数横行的波状皱纹,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腹部有足四对,躯干后缘中央是肛门。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

二、怎么正确识别疥疮

  一、晚上感觉更痒

  病人常感觉皮肤瘙痒,而这种瘙痒有一个特点,就是夜间入睡后变得更加剧烈。这是因为疥虫喜欢在晚上活动的缘故。

  二、常一家人先后发病

  疥疮,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是人型疥螨(俗称疥虫)寄生于人体皮肤表层内而引起的。疥虫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包括握手、同卧一床等;而且,疥虫还可以在被褥、衣服、毛巾、枕巾上活动,若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也会被间接传染。

  因此,疥疮通常会使一家人或住集体宿舍的人先后发病。

  三、皮肤上有蛛丝马迹

  1.疥虫会在皮肤上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由于疥虫易侵犯人体表皮较薄的部位,因而成人的皮损多在手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下腹部、大腿根内侧、外阴部等皮肤薄嫩的地方,头部和面部一般很少见;但在小儿,则头面可能出现皮疹。

  这些皮疹主要是丘疹、丘疱疹(凸起来的疹子)及小水疱,有“隧道”(在手指缝等皮肤薄嫩处,可见到灰白色或肤色线条样皮肤损害,长度约为1厘米)。“隧道”是疥虫在表皮内穿掘形成的,疥虫就藏在“隧道”的盲端,但有的病人不容易看到“隧道”。

  2.第二踪迹则是结节。

  男性病人有时可见阴囊、阴茎部散在分布绿豆至黄豆大的淡红色硬结,称为疥疮结节。有些儿童的腋窝也可见到淡红色的疥疮结节。

三、治疗疥疮的民间小偏方

  1、 内服法:

  处方一:

  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黑山栀、酒蒸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每日二剂,水煎服。

  处方二:

  当归、生地、酒炒白芍、黄芪、生甘草各2克,水二盅,煎八分,饭后2时服,每日一剂,早晚煎服。

  2、外用法:

  (1)、一般的疗法为川椒、轻粉、樟脑、雄黄、枯矾、水银各6克,共为细面;另研大枫子一百枚,与前药面搅匀,加乌桕油30克,化开和药,外擦患处。核桃、生猪油各30克,水银3克捣膏,擦患处。大枫子10克(去皮)、巴豆3克(去皮)、核桃仁七个、水银6克,共捣如泥状,外擦患处。硫磺20克,土槿皮20克,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黄柏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土茯苓30克,苍耳子20克,白蒺藜30克。如果继发感染加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30克,严重感染,并用青霉素。每日一剂,水煎2次混匀,分两次外用温洗。治疗前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擦药,自颈部以下,先擦皮损,后擦全身,连续4天为一个疗程。

  (2)、在华北地区常见的就是猪大板油100g,硫黄粉20g,胡椒粉20g,混合成膏,外用,每日1次,7天为1疗程。雄黄30g,百部30g,艾叶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硫黄50g,樟脑5g,百部50g,冰片2g,捣烂为末,溶于95%酒精500mL中,24小时过滤即可。用时加温,涂于患处,每日3次,共3~6天。地肤子60g,花椒20g,苦参60g,百部30g,水煎外洗,每日1次,连用7天,治疗过程中尽量不要服用其他药物。

  (3)、在医学界比较有效果的是用桐油90g,硫黄50g,花椒20g。首先将桐油煎沸,再把硫黄、花椒研末,入油内煎10分钟,贮瓶备用,用时涂于患处。10%的百部酊,百部50g,酒精500mL,浸泡1周,外用每日2~3次。苦参10克,白鲜皮10克,百部30克,川楝子10克,蛇床子10克,石榴皮10克,藜芦10克,皂角刺20克,羊蹄根30克,硫磺20克,白酒3斤。将上述各药锉粗末,浸于酒中,加盖密封1周,即可。每晚睡前用纱布蘸药酒擦全身,连用10天。若10天后没有什么起色的话,应停药寻医。

四、疥疮的症状类型有哪些

  (1)成人疥疮;主要症状是瘙痒、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和结痂。

  (2)老年人疥疮:瘙痒严重,对疥虫反应较弱,所以无明显炎症反应。背部多见。

  (3)婴幼儿疥疮;很难找到隧道和疥螨,应疹形态不典型,好发于头面部,隧道色淡而浅在,隐约如线状,基底轻度炎症而粉红色,易伴发水病,且易透过角质层窥见虫点,呈白色小点状突起。

  (4)结节性疥疮:多见于明囊、臀、腹及股部。呈红棕色给节,奇痒,数月到1年以上才逐渐消退。

  (5)挪威疥:(Norwegian scabies)又称痂皮性疥疮,本型系1844年Dabielsen、1848年首先在挪威报告的一种疥疮的异型,故称挪威疥疮。是一种免疫异常反应。多发于体弱、精神病、免疫缺陷和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结痂,出现角化过度的红斑鳞屑性斑块,还可出现糜烂、脓疱、恶臭,毛发干枯脱落、指甲变厚变扭曲、全身淋巴结肿大,鳞屑厚,病情重,传染性极强。

  (6)局限性疥疮。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疥疮

挂号科室:皮肤科

温馨提示:
不要吃过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锅;以免加重瘙痒症状。  

疥疮是由人型疥螨寄生于人体皮肤表层内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染,也可经衣物间接传染,可在家庭或集体人群中流行。疥虫寄生于皮肤中,挖掘“隧道”中产生机械刺激,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感染者皮肤剧烈刺痒,夜间尤甚(因疥虫在晚间活动力较强)。本病多发生于冬季,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可迁延数月。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卫生条件差的人群或性活跃者 常见症状:丘疹、丘疱疹、瘙痒[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外用和口服药物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