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0 14:08 来源:网友分享
山西省晋中市牛四清和要清华夫妇希望通过遗体捐献,回报社会,也了却儿子心愿。 范丽芳 摄
“人心换人心,我们身上的器官能帮助一个是一个。”17日,山西省晋中市牛四清回想起儿子生病期间,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仍然心存感恩,他和妻子要清花在2015年初通过晋中市红十字会,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成为了遗体捐献的志愿者,希望通过此举“替儿还愿”。
牛四清和要清花原是晋中市第二服装厂的职工,后双双下岗靠平常打零工供家里一双儿女上学,勉强维持生计。
2004年3月,牛四清夫妇发现10岁的儿子经常流鼻血,吃不下饭,浑身无力。在附近私人诊所看过后,医生建议去大医院检查。牛四清说,“当时没想着这么严重,结果去了太原的医院,诊断结果是白血病。”
听医生说白血病可以通过移植骨髓治愈,牛四清夫妇与女儿都去进行配型,都未成功,“红十字会有骨髓库,我们也去找了,没有能配上的。”2014年到2015年底,孩子只能通过化疗维持生命。
此间,高额的医疗费用让牛四清夫妇不堪重负,为了让孩子坚持治疗,他们曾求助于晋中市红十字会和当地媒体,这个家庭引来社会的关注。
“病友们经常送来水果。”
“有的人进来放下500元转身就走,到现在不知道是谁。”
“有的病人出院后还专门送来1000元。”
“病友们还帮我找到保安的工作。”
“红会给我们发了一个捐款倡议书,媒体也报道了这个事,筹集了大约五万元。”牛四清回忆,社会捐助的钱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虽然最终没能挽救儿子的生命,但这个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孩子住院期间,牛四清夫妇听说了遗体捐献的事情。要清华说,其实儿子住院期间就曾向自己提起,希望去世后把自己器官捐出去,但还未来得及办理相关手续儿子就离世了,“所以我们俩捐献遗体一来是回报社会,二来也算是了却儿子的心愿。”
2015年初,牛四清和要清华通过晋中市红十字会签署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我们自愿捐献身上全部可用的器官,把有用的资源用于更需要的人身上,人心换人心,能救一个是一个。”
晋中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器官衰竭患者,有30万适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疗,每年仅有1万多人能得到器官移植的救治,多数患者因等不到匹配的器官而失去救治的机会离世。
根据协议,志愿者身故后如果身体符合条件,捐献的角膜移植可以使病人复明,肾移植能挽救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皮肤能抢救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遗体用于医学教学研究。
经历过痛苦更懂得生命的意义。牛四清夫妇的想法得到女儿的支持,他们希望社会更多人关注并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