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日常该如何护理足部

2015-09-09 15:20 来源:网友分享

  糖尿病足危害大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的,它的典型表现为足部溃疡、坏疽。严重的糖尿病足由于溃烂长期不能愈合,往往需要截肢。

  截肢致残是糖尿病足最可怕的危害之一,全球70%的截肢术都是用在糖尿病患者身上的,糖尿病患者“丢腿”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恶果,它的发生是以糖尿病神经和血管病变为基础的。首先,因为发生了神经病变,神经的保护性反射作用消失,患者受到伤害也可能浑然不觉,这就必然容易造成各种严重的损伤。其次因为发生了血管病变,下肢缺血,营养不良,所以损伤一旦发生就很难愈合。另外,病情控制差的患者抵抗力也往往较弱,容易发生感染,这又使得伤口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感染,并逐渐发展至坏疽。

  糖尿病足形成时,患者除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外,多还伴有心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甚至肺功能显著损伤,如糖尿病足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感染的消耗、坏死组织吸收的负担,患者多由于糖尿病消耗结合胃肠道摄入不良,又会加重主要生命器官的负担,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即使患者截肢后,这些受损的器官功能恢复也较少,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最终多因为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死亡

  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

  脚部的保护 除每日洗脚外,还要注意脚趾甲的清洁与修剪。修剪脚趾甲时要直剪,切勿弯剪,以免剪破甲床引发感染;也不要挖掘脚趾甲周围的软组织,以免感染。

  修剪脚趾甲后,应锉平边缘锐利或突起部分,以免刺伤邻近的脚趾。长入肌肉内的脚趾甲可能引起感染,如果趾甲很坚韧并有畸形或增厚,应去请医生帮助处理。

  鞋子的选择 应细心选择鞋子,以保证穿着舒适、大小适合、脚趾不受挤压。以旅游鞋或布鞋较好,不宜穿高跟鞋。如果脚趾挤在一起、走路时互相摩擦,可以在脚趾间填塞些棉花或羊毛,以防擦伤;如果感到鞋子磨脚,应先检查脚部有无红肿、水疱或擦伤,然后检查鞋子的相应部位,并设法处理鞋子突起或不平的部分。穿新鞋尤其是新皮鞋,要循序渐进,第一天最好只穿1小时,以后每天增加1小时。

  有汗脚的糖尿病足患者 可撒些中性、无刺激性的粉剂或淀粉于脚趾间,也可撒在鞋内或袜子内。勤换鞋袜也是办法之一,最好每天中午换一次鞋子与袜子。

  脚部有鸡眼或胼胝者 可以敷贴鸡眼膏,最好请专科医生处理,不要自己去撕扯,或用刀子切割、挖掘,也不要随便请非医务人员切、挖鸡眼与胼胝。在鞋内置一软的鞋垫,有利于防止鸡眼与胼胝。

  患有甲癣或足癣 容易引起皮肤裂伤。甲癣与足癣应请专科医生治疗,自己不要随便用药,因为一些商业性药品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性。

  脚部发生肿胀或感染 应及时休息,直至痊愈。如果继续走路,可能促使病情加重与发展。经常在水平位抬高患肢,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脚部循环不好的患者 可以经常短时间地抬高下肢,如每小时抬高数分钟左右,每天坚持脚与腿部运动,也可以改善局部的循环。如果因病不能坚持运动,则可以在床上活动脚和脚趾,作上下左右或环形绕圈活动,也可以试着用脚尖踮着站立。坐位时,不要将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或是将膝盖压膝盖,这样不利于血液循环。

  糖尿病足该如何防治呢?

  1、坚持治疗,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

  2、保持足部卫生,每天检查双足,避免足部外伤、烫伤、冻伤等。

  3、加强对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和治疗。

  4、选择合适的鞋袜,必要时可选用护足鞋。

  而治疗方面,糖尿病足不同于普通伤口的处理,涉及多个学科的合作,包括内科、外科、皮肤科、介入科等。如果糖友足部出现破溃等情况,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千万不可大意。曾经有一个病人因为脚趾头被蚊子叮咬之后,自己抓破出现伤口感染,一周后感染迅速扩散未能有效控制,最后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主要的原因就是糖友对病情不够重视,最后发展到不得不截肢“失足”遗恨终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血液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