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1 07:16 来源:网友分享
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有什么表现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这种疾病吧,这是属于脊柱炎的一种,而脊柱炎又是属于风湿病,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瘫痪的现象,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知识我们还是有必要做一些了解的,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它,那么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有什么表现症状呢?
退行性脊柱炎又称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脊椎骨关节炎等,是指椎间盘退变狭窄,椎体边缘退变增生及小关节因退变而形成的骨关节病变。以椎体边缘增生和小关节肥大性变化为其主要特征。本病好发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
(一)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体质肥胖者,有长期从事弯腰劳动和负重的工作史或有外伤史,起病缓慢。
(二)早期症状典型,患者常感腰背酸痛不适,僵硬板紧,不能久坐久站,晨起或久坐起立时症状较重,稍加活动后减轻,但过度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三)腰部俯仰活动不利,但被动运动基本达到正常。(四)急性发作时,腰痛较剧,且可牵掣到臀部及大腿,若骨刺压迫或剌激马尾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病因病机
(一)内因:退行性变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椎体边缘增生与椎间盘退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年龄、压力及创伤有关。腰椎间盘在人体直立时是负重最大,活动最多的地方,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受到损伤的机会较其他组织为多。加之椎间盘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故损伤、退变后修复较慢。椎间盘退变后,失去其固有的弹韧性,厚度变薄,椎间隙变窄,从而减弱了椎体对压力的抵抗,椎体和小关节不断受到震荡、冲击和磨损,因而渐渐产生了骨刺。
(二)外因:损伤和劳损是导致本病的外部因素。由于腰部长期负重和过度活动,因此,损伤和劳损机会增多,进一步加速椎间盘退变,弹性减弱,同时引起周围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导致椎体不断受到创伤剌激,日久形成骨刺。骨刺发生的部位,多在脊柱生理曲度的凹侧,这是由于杠杆力学作用。骨刺的产生一般与年龄增长成正比,年龄愈大,增生愈严重。所以,压力和重力对骨刺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压力可能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骨刺则是椎体对于压力的反应,是骨组织对压力所产生的代偿性产物。
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肾俞、命门、腰阳关、腰夹脊、气海俞、关元俞、委中、阳陵泉、承山等。
(三)主要手法:、按、揉、点压、弹拨、扳、擦及被动运动。
(四)操作方法:
1.揉腰背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深沉有力的法施于腰背两侧骶棘肌,自上而下反复3~5遍,然后用掌根按揉3~5遍,以缓解肌肉痉孪。
2.脊柱活动一般不受限脊柱强直出现较早6骶髂关节一般正常骶髂关节首先受累。
3.椎体轮廓清晰 椎体模糊呈竹节样改变7血沉、抗O正常急性期均增高。
4.活血通络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红花油或冬青膏为介质,在腰部督脉经及两侧膀胱经施擦法,再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能有效地提高血流量和止痛作用。
5.有下股牵痛者,可用擦法施于大腿后外侧和小腿外侧,随后拿委中、承山,按揉阳陵泉、昆仑等穴。
注意事项
(一)避风寒,卧硬板床,适当进行腰部功能锻炼。
(二)劳动时腰部宜用腰围固定,以保护腰椎的稳定性。
脊柱退行性变
脊柱退行性疾病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
人类脊柱的功能主要是保护脊髓、承重和运动.脊柱的前部结构包括椎体和椎问盘,后部结构包括椎弓及后关节.保持脊柱这一链状结构的稳定性为发挥其承重、运动及保护脊髓的功能所必需.脊柱失稳引起应力分布不均,部分结构持续承受过大的应力是引起退行性变及慢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椎间融合手术是目前国内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是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融合术后会导致手术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因此,脊柱非融合技术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作为传统融合术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对目前临床应用的脊柱非融合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以及新的非融合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脊柱手术后,通常需要进行脊柱生物力学的重建,以防止手术引起的脊柱不稳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