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15:08 来源:网友分享
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老人也将肥胖看成不健康的表现,一直追求消瘦,那么,老来瘦真的有利健康吗?
支持者认为老年人容易罹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这些疾病多数与肥胖有关系,因此老年人瘦了好。
反对者认为据美国和日本的研究发现,略胖的人反而更长寿,且老年人瘦了不利于抵抗疾病的消耗,因此老年人胖了好。
究竟该听谁的?清代大文豪赵翼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大家都在人云亦云,而我们自己必须有所决断。
应该明确的是,研究胖瘦是为了长寿,这是看问题的出发点。立足于长寿,便有一问:“长寿与胖瘦有关吗?”从以上反对者所举的论据来看,美国、日本的调查均支持长寿者中胖人多一些,看来长寿与胖瘦有关。那么,反过来再诘:“胖或者瘦必然会长寿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影响寿命长短的因素非常多,任何单一因素很难具有决定性。清代大学者方苞注释《论语》时说:“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古人更有为现代人熟知的《十叟歌》,通过记述十位老人每人以一个养生秘诀得享长寿的故事,教人以养生的妙法。十位老人,十种方法,“若能遵以行,定能益人寿”。可见,长寿之法千千万万,胖或瘦虽然与长寿相关,但并不是胖或瘦就必然长寿。
如何正确理解胖瘦与长寿的相关性呢?
首先,不刻意追求胖瘦。
老年人由于体质特点、生活习惯、精神情志、所处环境、有无疾病等各不相同,因此体形必然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生命的个性化特点。老人从众心理尤重,见到别人瘦得精神,或者胖得富态,往往千方百计要与之看齐,这恰恰违背了生命活动规律。不少人自中年始,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和衰老带来的脂肪代谢能力的改变,身体会“发福”,皮肤、肌肉会出现松弛,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因此,老年人不要刻意追求“泯然众人”,只要自身体重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可。要知道,自身生命自然形成的形体胖瘦程度,往往最适合“自己”,才能带领“自己”走向长寿。只要不是过胖、过瘦,或乍胖、乍瘦,再能做好定期体检,就不必苛求某种体型。
其次,严防突然消瘦。
美国一项调查认为,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体重下降,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先兆。从医学角度来看,如果老年人日常习惯没有变化,体重却快速减轻,说明必然存在一种因素在快速消耗人体的储备,这往往是罹患疾病或已有疾病加重的外在反应,此时必须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这时如果掉以轻心,甚至“因瘦而喜”,付出的必然是健康甚至寿命的惨痛代价,值得警惕啊!
最后,锻炼不能少。
老年人需要锻炼,应该锻炼。每个人,在人生任何阶段,只要能形成规律的锻炼习惯,都有益于生命健康。尤其如果能在40岁真正到来之前,形成锻炼习惯并坚持一生,可谓养生珍宝。故此,不论老年人体型如何,哪怕是很瘦的老人,也应该“引挽腰体,以求难老”,只是锻炼形式建议用舒缓一些的传统体育运动。现代还有更简单的运动锻炼,就是广场舞,最适合中老年人,男女不限。
总之,虽然“老来瘦”为习惯所喜,但老人养生切不可盲目求瘦。胖瘦都是表面现象,长寿才是根本目标。“瘦”与“寿”音同毕竟字不同,含义迥异,老来瘦未必“老来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