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3 07:25 来源:网友分享
纤维肌痛综合征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25-45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下述4组症状:
主要症状
全身广泛疼痛并伴多处压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都具有症状,美国风湿病学研究院的标准是全身18个按压处有11个是有压痛。疾病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
伴随症状
这一组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及晨僵。约90%的病人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和精神不振。夜间脑电图显示有α波介入到非快支眼节律中,提示缺乏熟睡。50—90%的病人有疲劳感,约一半病人疲劳症状较严重,以至于感到“太累,无法工作”。晨僵见于76—91%的病人,其严重程度与睡眠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除非合并其他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一般无实验室异常。1990年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
1.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身体的左、右侧、腰的上、下部及中轴骨骼(颈椎或前胸或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同时疼痛时才认为是全身性疼痛。
2.用拇指按压(按压力约为4kg)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疼痛。这18个(9对)压痛点部位是:枕骨下肌肉附着处;斜方肌上缘中点;第5至第7颈椎横突间隙的前面;冈上肌起始部,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肱骨外上髁远端2cm处;第二肋骨与软骨交界处;臀外上象限,臀前皱襞处;大粗隆后方;膝内侧脂肪垫关节折皱线的近侧。同时满足上述2个条件者,可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应用这个标准时,如果患者伴发疲劳、睡眠障碍、晨僵等,则更有诊断价值。
药物治疗
治疗主要可以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来考虑。
药物治疗主要根据其发病机制,从神经传递递质着手,美国FDA推荐Lyrica, Cymbalta 和Savella。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胺苯环庚烯是最先用于纤维肌痛病的药物。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对改善纤维肌痛病患者的睡眠、疼痛、疲乏是有效的,但在改善患者疼痛不适方面的疗效不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 )效果好。SNRIs能增加疼痛下行抑制系统中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从而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FDA推荐使用的Cymbalta 和Savella就属于此类药物。其实也就是度乐西汀(Duloxetine)和Milnacipran(米那普伦)。
普瑞巴林也即Lyrica,也是FDA推荐使用的药物,它能选择性结合电压门控钙通道的α2δ亚单位,降低神经末梢的钙离子峰浓度,从而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达到减轻纤维肌痛患者疼痛不适等症状。
除了以上药物治疗外,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对纤维肌痛病也是有效的。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也较多,研究较多的主要有电休克治疗和太极拳训练。
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于1938年首次应用,多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精神科。一些学者发现,ECT可以通过增加丘脑脑血流而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美国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太极拳对纤维肌痛病也是有效的。此外,运动训练和行为认知训练等有一定疗效。但运动训练对发病早期疗效较好,持续的训练病不一定有益于病人。其他治疗如局部交感神经阻断、痛点封闭、经皮神经刺激、干扰电刺激、针灸、近摩等均可试用。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症状如疲乏和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它需要下列几种疾病相鉴别。
1.精神性风湿痛:精神性风湿有带感情色彩的症状。如把疼痛描述成刀割炎烧样剧痛,或描述为麻木、发紧、针扎样或压迫性疼痛。这些症状常定位模糊。变化多端,无解剖基础,且不受天气或活动的影响,患者常有精神或情感紊乱,如精神神经病、抑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区别两者是重要的,因前者更难处理,常需精神病专家治疗。
2.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特发性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疲劳和乏力,但缺少基础病因。检查患者有无低热、咽炎、颈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测定抗EB病毒包膜抗原抗体IgM,有助于鉴别二者。
3.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多肌痛表现为广泛性颈、肩胛带、背及骨盆带疼痛。但根据血沉快、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滑膜活检示炎性改变、对激素敏感等特点,可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相鉴别。
4.类风湿关节炎:RA和纤维肌痛综合征病人均有全身广泛性疼痛、发僵及关节肿胀的感觉。但纤维肌前综合征的关节无肿胀的客观证据,它的晨僵时间比RA短,实验室检查包括类风湿因子、血沉、关节X线片等也都政治。纤维肌痛综合征疼痛分布范围较广泛,较少局限于关节,多位于下背、大腿、腹部、头部和髋部,而RA的疼痛多分布于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