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 08:16 来源:网友分享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人出现一腿长一腿短的状况出现,这大多数都是由于髋关节韧带出现拉伤后没有及时恢复导致的,因此了解髋关节韧带拉伤的症状并及时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其实髋关节韧带拉伤的症状与其他部位韧带拉伤的症状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看一下吧!
髋关节韧带拉伤症状
1、韧带断裂:一般是因为在活动中,做出超出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导致相关韧带被动牵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断裂。韧带断裂往往伴有扭伤和骨折。
2、韧带扭伤:韧带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
3、韧带挫伤:一般是因为在活动中,做出超出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韧带损伤程度不严重,会出现红肿。
韧带损伤后一般均有小血管破裂而出血,局部疼痛、肿胀,组织内出血、血肿、关节肿胀、活动障碍、压痛。体检时发现牵拉韧带明显疼痛,如果完全断裂,关节稳定性下降。所以平时要适度锻炼,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使关节舒展开,还要注意动作,不要用力过猛。另外。加强肌肉的锻炼是很重要的。因为关节的稳定除了需要韧带的保护,还需要借助强有力的肌肉的力量来保护。当肌肉强壮了,运动时对韧带的负荷就会减少,有利于减少韧带受损的机会。
髋关节是人体中最大且最深的关节,它属于杵臼关节。髋臼较深呈倒杯状,股骨头呈圆球形,约占圆球的2/3。髋臼与股骨头顶部有较粗的圆韧带相连。从髋臼到股骨颈中、上2/3处有坚强的关节囊包绕,关节囊内有宽阔的滑膜组织,关节前面有坚强的髂股韧带,后面有耻股韧带和坐股韧带,既可稳定关节又可限制关节活动。关节周围有丰富的肌肉,既能控制髋关节的活动,又能起到保护和稳定髋关节的作用。
髋关节的神经主要来自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前支,后者又有一支感觉支分布于膝关节,故髋关节疾患往往反应为膝部疼痛,而被误认为膝部疾患。
【病因病机】
髋关节周围肌肉丰满,韧带坚强,软组织损伤发生率较低。一般多见于以下原因:
(一)急性外伤:由于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髋关节囊和关节软骨的损伤,产生软骨破裂和囊内渗出、血肿,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二)慢性劳损:多由于长途行走等使髋关节过度活动,其关节马蹄形软骨受到过多的摩擦损伤,使髋关节产生无菌性炎症和粘连,从而影响关节的功能活动。
关节囊厚而坚韧,上端附于髋臼的周缘和髋臼横韧带,下端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的内侧(距转子间嵴约1厘米处),因此,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而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内。所以股骨颈骨折时,根据其骨折部位而有囊内、囊外或混合性骨折之分。髋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主要是前面的髂股韧带,长而坚韧,上方附于髂前下棘的下方,呈人字形,向下附于股骨的转子间线。髂股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直立姿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关节囊下部有耻骨囊韧带增强,可限制大腿过度外展及旋外。关节囊后部有坐骨囊韧带增强,有限制大腿旋内的作用。关节囊的纤维层呈环形增厚,环绕股骨颈的中部,称为轮匝带,能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此韧带的纤维多与耻骨囊韧带及坐骨囊韧带相编织,而不直接附在骨面上。股骨头韧带为关节腔内的扁纤维束,主要起于髋臼横韧带,止于股骨头凹。韧带有滑膜被覆,内有血管通过。一般认为,此韧带对髋关节的运动并无限制作用。
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加之关节囊厚,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韧带坚韧有力,因此,与肩关节相比,该关节的稳固性大。而灵活性则甚差。这种结构特征是人类直立步行,重力通过髋关节传递等机能的反映。当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时,股骨头大部分脱离髋臼抵向关节囊的后下部,此时若外力从前方作用于膝关节,再沿股骨传到股骨头,易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病变常为隐匿起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为单侧或双侧髋关节间断疼痛,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腱端炎和滑膜炎正在不断的发展。当出现明显的髋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时,髋关节软骨已有破坏、关节间隙已狭窄。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变包括肌腱骨附着点炎(腱端炎)和滑膜炎。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轴关节,导致关节损害和强直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腱端炎。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也常常累及外周滑膜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但却很少出现类风湿关节炎样的骨侵蚀,这一现象目前尚未有确切的科学解释。有学者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中,破骨细胞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破骨大于成骨,故出现明显的骨吸收;在强直性脊柱炎,则成骨大于破骨,所以更易形成骨赘。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损害,可能包含着2个类型的病理改变,即滑膜炎和腱端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