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08:36 来源:网友分享
本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手法复位和外固定
麻醉后,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做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透视下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整复,复位后可用小夹板或长腿石膏固定。
2.骨牵引
如斜形、螺旋、粉碎型等胫腓骨折因骨断端很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良好对位以及骨折部有伤口,皮肤擦伤和肢体严重肿胀,必须密切观察肢体的病例,不能立即以小夹板或石膏夹板固定,最好用跟骨持续牵引。
3.骨外穿针固定法。
4.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尤其不稳定性骨折极易移位。局部外固定往往失败。
在外伤性胫腓骨骨折中,因其多为重大暴力引起的损伤,并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内脏器官损伤;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后,肌肉丰富的小腿肌群组织极易受累,因为骨骼肌对缺血较为敏感,通常认为肢体肌肉组织在缺血6~8小时后就可以发生变性、坏死;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术后伤口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亦大大增加了截肢的危险性。
检查
X线检查平片见胫腓骨上有断裂,骨皮质不连续并有切迹者,骨密度增高和骨膜增厚硬化基本上在所有病例中都可以出现,骨小梁粗乱、排列不整齐,并可见模糊不完全性骨折线,严重病例骨骼变形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对于怀疑可能有动脉损伤的病例要及时行血管彩超检查。因为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为无创性检查手段,能在床旁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并能明确各部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及方向,对肢体的血供范围及血管损伤的情况多能有大致的了解,这对于急诊手术方案的及时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必要时可行血管造影检查。但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仍有较多的局限性,其属有创性检查手段;需反复搬动患者,对于全身多发伤患者较为不便及危险;费时,可能耽误救治时机。
诊断
由于胫腓骨位置表浅,一般诊断都不困难,常可在疼痛、肿胀的局部扪出移位的骨断端。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骨折合并的胫前、后动静脉和腓总神经的损伤。检查时应将足背动脉的搏动、足部感觉、踝关节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动作为常规记录。
外因主要由于外来暴力作用所致。形成有直接和间接暴力等形式。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暴力接触的部位,即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扭转力量在着力点的远方折断。
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
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造成两骨折断端重叠、成角或旋转畸形,直接暴力造成者多为胫腓双骨折,间接暴力可造成单一胫骨或腓骨骨折。前者多为横骨折、短斜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缘多在同一平面上,且开放性较多。后者则易造成螺旋形、斜形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缘常不在同一水平缘上,多为闭合性,多见于运动伤或跌落伤。
胫骨位置表浅,局部症状明显,加上X线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骨折的合并症,仔细检查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时发现症状,及时处理。
x线检查在胫腓骨骨折中用于诊断、估计骨折愈合的程度、发现骨折的并发症及、做必要的鉴别诊断。
在临床上,一旦怀疑有胫腓骨骨折,就要拍摄小腿正侧位的X线片,照片质量要求较高,除了能发现明显骨折外,对怀疑的线状裂纹也要确定,因为线状骨折也影响愈后和治疗,如行内固定,其稳定性要把线状骨折的因素考虑在内。
在晚期估计其愈合的程度时,有时要拍摄透过骨折端的斜位片。复位后的x线片最好包括膝、踝两个关节,以确定这两个关节轴线在平行的位置,防止晚期因膝、踝关节面的不平行而造成的并发症。原则上拍小腿x线片时要包括胫腓骨的全长。以防止低位胫骨骨折,合并有高位的腓骨骨折发生漏诊。
在骨的x线描述上,首先确定骨折的部位,在上l/3、中l/3或下1/3。再确定骨折类型是横断、斜行或螺旋型骨折,骨折有无粉碎,以及是否多段。侧方移位严重则愈合很难。×线片上不易确定上下骨折段的旋转移位,要从临床上来判断和纠正。
温馨提示:
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平时应注意避免外伤。注意活动(远端小关节活动,骨折部位及相邻关节不能活动),避免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