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6:15 来源:网友分享
跟腱断裂是骨科常见的创伤,跟腱的部分断裂经非手术治疗基本都能愈合,而完全性跟腱多需要手术修复。非手术治疗即将足固定在跖屈位8~12周。
新鲜跟腱断裂,断端不齐多呈马尾状,近端回缩断端缺损大约3cm,可以使用端端缝合Bunnell法、端端改良Kellssler缝合法加细丝线间断腱束缝合法;而跟腱断裂超过3周,近端回缩缺陷处为瘢痕连接,跟腱延长无张力,跟腱短缩往往不能端端缝合。AbrahamV-Y缝合适应于亚急性损伤、断端变性坏死不重、跟腱短缩≤6cm陈旧性断裂;对跟腱短缩≥6cm的陈旧性断裂可采用Lindholm法、WhiteKrynick法、Rugg和Bogoe法、翻转腓肠肌腱瓣加固法、单纯跖肌加固、利用腓骨长肌以及人工材料修复、阔筋膜移植等方法。
有V-Y短缩术、翻转1~2条腓肠肌腱瓣加固缝合术、跖肌腱加固术、腓骨短肌腱加固术、屈趾长肌腱加固术、筋膜条加固术、腓肠肌的肌、腱联合瓣加固术、杜邦涤纶片加固术、碳纤维条加固术、蛋白多糖线加固术、聚乙烯网加固术等。
患者俯卧位,局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跟腱内侧切口,后内侧纵行切开10-15cm长,切口距跟腱1cm,即切口远离中心防止鞋摩擦跟腱造成跟腱局部刺激症状。皮肤切开直达皮肤、皮下、深筋膜,保护深筋膜与皮下组织相连,也就是说不做皮下组织游离,保护腱周组织充分显露断裂的跟腱。对于新鲜跟腱断裂我们建议行端端改良Kessler缝合法加细丝线间断腱束缝合法。跟腱短缩≤6cm陈旧性断裂采用AbrahamV-Y缝合(跟腱短缩≥6cm的陈旧性断裂采用Lindholm法修复,可以用跖肌腱或腓骨长短肌肌腱加强修复。交通事故伤所致的跟腱损伤常伴有跟骨及皮肤的缺损,通过皮肤局部松动减张缝合/游离皮片移植难成功,目前多采用①带肌蒂的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②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修复跟腱缺损;③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④跟腱替代物修复跟腱缺损。
术后特殊康复过程
(1)1~6周时间内
1)需要抬高患肢、用一些脱水消肿药物、辅助康复机器气压治疗等来减轻水肿;
2)通过口服一些镇痛药物来控制术后的疼痛,达到减轻疼痛;
3)小幅度的活动踝关节,以减少瘢痕形成,10~20分钟/次,2次/天;
4)在康复医师指导下由治疗师帮助下进行渐进性的负重训练,10~20分钟/次,2次/天;
5)伸直下肢并抬高来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20~30分钟/次,3次/天;
6)加强踝关节的背屈活动到中立位0°,10~20分钟/次,2次/天;
7)避免被动牵伸跟腱,避免长时间足下垂、避免热敷。
(2)7~12周时间内
1)在支具保护下进行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的行走训练,20~30分钟/次,3次/天;
2)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直至恢复足够关节活动,达到以满足正常步态上台阶的要求,20~30分钟/次,3次/天;
3)进行前上台阶训练,20~30分钟/次,3次/天;
4)进行独立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3)13~20周时间内
1)继续锻炼踝关节的屈伸活动,直至完全恢复正常,30~60分钟/次,4次/天;
2)进行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训练,直到恢复正常平衡能力,20~30分钟/次,3次/天;
3)进行足向下活动训练,直至完全恢复正常,20~30分钟/次,3次/天;
4)在固定自行车进行下肢功能训练,30分钟/次,3次/天;
5)通过直腿抬高训练锻炼下肢肌肉力量,20~30分钟/次,4次/天;
6)进行下台阶功能训练以及双下肢站立平衡能力训练,20分钟/次,3次/天。
(4)21~28周时间内
1)进行平地向前直线跑步训练,直到正常跑步,20~30分钟/次,3次/天;
2)训练踝关节的活动达到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最大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1.临床表现:①有明确的锐器或钝器的直接切割或打击史或跑跳等剧烈运动后发病。②跟腱部肿胀、疼痛,足跖屈无力,不能站立行走。③查体:可触及跟腱的连续性中断及凹陷,趾屈力量明显减弱,提踵试验阳性,Thopmson征阳性。④X线检查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MRI可见跟腱连续性中断。
2.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跟腱断裂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是容易被年轻医生忽视而漏诊。漏诊的原因有:①对开放性损伤只认为是皮肤软组织裂伤,不做详细检查;②跟腱断裂后,足跖屈活动不完全消失,因为胫后肌、腓骨长短肌、屈趾肌仍可做屈踝、趾活动;③跟腱断裂后,部分患者仍能站立跛行。因此临床工作中,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以免漏诊。
3.伤后1周内,最多不超过10天,手术切开时见跟腱纤维呈亮白色,韧性好,无水肿或水肿程度很轻,缝合时组织对缝线的把持力很好;伤后10~20天腱周组织肿胀,肉芽瘢痕脆性大,跟腱纤维组织变脆,对缝线把持力弱,缝合的牢固程度降底;伤后20天以后的跟腱纤维肿胀消退,瘢痕略有老化,对缝线的把持力增强,缝合时手感好。所以我们建议跟腱损伤的分界线定为伤后10天为急性损伤;10~20天为亚急性损伤;20天后为陈旧性损伤。
1、跟腱自发性断裂:常发生于30~50岁的运动人群,一般在运动时发生。好发部位包括跟腱--跟骨连接处、跟腱--肌腹连接处及肌腱自身组织,位于肌腱止点以上3~4cm的薄弱处,并常发生在单侧肢体。断裂发生时,患者常感到跟部被人打了一棍或踢了一脚,基本上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但立即出现患足不能垫脚站立和跛行的症状。
断裂发生几个小时后,患者足跟上方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淤血,疼痛出现并逐渐加重。跖肌腱和足母长屈肌腱的存在,可使踝关节处的跖屈肌发生部分肌力代偿现象,即跖屈肌的肌力未完全减退,患者还可行走,但行走受到一定影响。
2、跟腱外伤性断裂:多由切割伤或刀砍伤所致,皮肤伤口和跟腱断裂在同一平面,且断端较整齐。伤口处疼痛明显,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因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可见断裂处的组织。患者因疼痛和出血可出现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表现为脉搏加快、血压降低。足部功能出现明显障碍,故患者不能行走。
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跖屈踝关节,以维持人体直立、行走及跳跑。当其出现断裂时,可引发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