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08:49 来源:网友分享
1.三阴交穴: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2.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3.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4.悬钟穴:其定位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其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部,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5.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按摩方式:以按揉的方式,轻微用力,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当患者感到酸胀即停,一日三次最好,力度要控制得当。
6、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小腿下垫一棉枕,足跟呈中立位,家人立于患肢一侧,用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小腿后下方跟腱两侧,自上而下均匀直推至跟骨粗隆,重复进行5遍。
1,需要分清脚步扭伤的轻重情况,如果脚步扭伤后能够重新站立,勉强走路,那么说明扭伤的程度是比较低的,可以自己处置,如果扭伤后脚步的活动有剧痛,不能重新张力或者是挪动脚,按着疼的地方在骨头上面,逐渐开始肿起来,那么很有可能是伤到了骨头,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医院做检查治疗了。
2,正确的热敷和冷敷,在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这个时候可以冷敷,能让血管收缩,有效的控制伤势的发展,在二十四个小时后,破裂的血管流血开始停止,这个时候可以进行热敷,促使扭伤的部位周围淤血消散。
3,正确按摩扭伤的部位,在扭伤的初期,可以在血肿的部位持续做按摩的手法,一般在二十四个小时后进行按摩去揉搓,以肿胀的部位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进行按摩。
4,适当的进行活动,在扭伤后初期,肿胀和疼痛逐渐加重,这个时候要停止一切活动,太高自己的幻肢,并且等到病情稳定一些后不是很痛,这个时候可以加大一些脚步的活动。
5,合理的用药,在扭伤后初期是不需要服药物治疗的,避免血流加重,肿胀加大,一般在二十四个小时后服用一些活血的药物比较好
急性期
首先要区分伤势轻重。一般来讲,如果自己活动时扭伤部位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可以自己医治。如果自己活动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踝扭伤后48小时内,应用冰敷抬高压迫予以警急处理。病患可先用弹性绷带或充气式固定器加以压迫防止进一步肿胀,同时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血回流以防肿胀。此时更是冰敷的最佳时机,将冰块包上毛巾或者在夏季可以用冰凉的山泉水沾湿毛巾就是最简单的冰敷用具。冰敷目的在防止内出血持续。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冷敷频率,登山活动可以按照每小时敷二十分钟进行,但需避免冻伤。要正确使用热敷和冷敷。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所以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一般而言,受伤24到48小时后始用热敷。
亚急性期
此期可开始接受物理治疗,主要为超音波与经皮电刺激治疗,患者居家患部可泡热水,在水中不痛范围内轻轻活动5分钟,随后泡冷水于水中静止一分钟,如此反复冷热交替,唯结束时也是泡热水。平时走路最好穿上护踝。这时可以进行一些药物治疗。伤处可贴膏药或者敷消肿散(芙蓉叶30克、赤小豆10克、芒硝粉3克,研成细末,加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在患处,2-3天换1次)同时还可内服跌打丸。在敷药前可按摩伤处,用双手拇指轻轻揉动,揉动方向是从下至上,这样既能止痛又能消肿。
慢性期
可开始小步慢跑,或者活动扭伤部位。最好穿护踝或贴扎再跑,更可练习跑八字,但对踝关节扭伤来说还不能跳。一般而言跳上去没事,下来时很容易再扭到。即使治疗得当,最好也要等六周再渐渐恢复原来运动量。在此之前锻练小腿足外翻肌肉,是确保不再扭到的关键。
从医学的角度考虑,主动预防运动损伤与损伤后及时、正确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三、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四、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
五、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