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 09:26 来源:网友分享
随着激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合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例也日益增多,临床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病因第一位就是激素,超过总发病率的57%。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摄入激素的途径和剂量有关,也与每个人各体差异和敏感性有关。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总剂量过大,或短期过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能引起股骨头坏死,有报道患者摄入总剂量超过相当强的松总剂量200mg以上时,其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增高;摄入途径与坏死的关系:关节腔注射>静注>口服,但也有个体差异。而大量饮酒者,以及糖尿病、类风湿病患者,再大量应用激素,其股骨头坏死发病率会更高。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大多是因眼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病、皮肤病、脑部疾患或发热不退而应用了大量激素,短则1周,长至数月或数年,后会出现膝部或髋部隐痛,并进行性加重渐跛行,伴有髋关节功能不同程度的受限,经X线片、CT或核磁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因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常见的误诊原因:早期膝关节疼痛误诊为关节炎;髋及下肢痛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发病误 诊为髋关节结核等,应引起注意。故对于有上述症状体征者,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1、髋部疼痛,是此病的主要症状。开始时呈隐渐性钝痛,有时可出现急剧痛发作。疼痛部位以腹股沟区为主,并向大腿、臀部、膝部及腰部放散。因此,常常误诊为腰病或膝病。站立或行走增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
2、患肢厥冷:在主诉髋痛的同时,多数病人还陈述肢冷。有的病人述说患肢像冰那样凉,有的病人反应患肢从里向外凉,像从骨头里往外冒凉气那样,冷中伴痛。
3、患肢短缩:病人常常自诉患肢比健肢短,检查时也可见双下肢不等长。由于病情不同,患肢短缩的情况不同。
4、患肢肌肉萎缩:患者就诊时均自诉患肢变细,从臀部、大腿到小腿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肉容量及肌张力均明显降低,肌肉松弛,从而患肢无力。
5、跛行:由于患肢短缩,肌萎无力,便会出现跛行。病情较轻者跛行不明显,但令病人快走或跑步时则明显表现出来,如为双侧发病者则表现步态蹒跚,或呈“鸭步”。
6、压痛:检查时,在髋关节周围均有压痛,尤以腹股沟、内收肌处压痛明显,在活动髋关节时,可出现活动痛。
7、关节活动受限:病人患病初期即感髋关节僵硬。由于疼痛,肌肉痉挛,而致关节外展、内收、伸屈、旋转均受限。检查时可见“4”字征阳性,托马氏(Thomas)征阳性。下蹲、盘腿动作均明显障碍,到病变后期,股骨头变形,患髋可出现半脱位,可出现川德伦堡(Trendelenburg)氏征阳性。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效果好,因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区小,股骨头变形小,跛行及功能障碍轻,其次病人能及早确诊,及时停止激素的应用,阻断了继续恶化。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应扶拐,减少负重,坚持合理的功能锻炼。坏死骨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毛细血管,新生组织,钙质不断的再生,而只有扶拐 减少负重,此过程才能顺利完成,同时也能明显减少股骨头变形的机会 。 影响疗效的因素是贻误诊和晚期治疗。疗效与年龄有关,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高血脂症,血液循环慢,尤其是末稍循环更差,所以各种组织再生能力低下,一旦发生股骨头坏死,修复相当困难。有的病人误为增加运动量就可以使此病自愈,因而髋关节越痛就越加大运动量,如跑步 单褪跳动等,也有的病人卧床不起,结果导致肌肉萎缩,骨质脱钙,加重病情。以上均为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不利因素。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严格按中医药治疗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都不同程度的恢复了劳动能力,病人都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97%的病人保住了自身的股骨头,免去了手术之苦,减少了残废的机会。
在长程使用类固醇激素同时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可提高股骨头血流量,改善骨组织结构,预防或减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1)提高医护人员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能力。有很多病人患股骨头坏死后,往往被误认为是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延误了治疗时机,给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
2)激素使用过程中,要掌握短期、适量的原则。应用激素后,要配合应用扩血管药、维生素D、钙制剂和中药治疗。
3)正确地认识肾上腺皮质素激素的药物作用及其副作用。对原发疾病诊断正确,非用激素不可者,可以使用激素治疗;可用可不用激素者,不选用激素治疗,防止在临床上出现滥用激素现象。
4)患者对股骨头坏死疾病应了解并给予充分重视,在应用激素期间,如果髋关节及大腿内侧有不适感,应立即去骨科就医。
5)根据临床症状和体证.结合X线检查法、CT检查法、核磁共振(MRI)检夜法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股骨头破坏塌陷,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肢功能,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致残率,预后也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