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08:20 来源:网友分享
手法治疗
肘关节急性扭挫伤肿胀明显时,一般忌用手法治疗,特别是粗暴的重手法理伤。如怀疑有关节的微小错落,可在伸肘牵引下将肘关节做一次被动屈伸活动,能起到整复作用,但不宜反复操作,尤其在恢复期,粗暴的屈伸活动后,会增加新的损伤,甚至诱发骨化性肌炎。
在触摸到压痛点后,医者以两手掌环握患者患侧肘部,轻揉按压数次,有减轻疼痛的功效。以患侧为中心,医者用大拇指顺侧副韧带行走方向理顺剥离的肌纤维,一般2周左右逐渐修复。
此外,为防止撕裂的关节囊反折于关节间隙,宜将关节在牵引下被动屈伸活动一次,以纠正微细的关节错缝,同时能拽出嵌入关节内的软组织,并将渗入关节内的血肿压出关节间隙外。但不宜反复操作,尤其在恢复期,粗暴的屈伸活动后,会增加新的损伤,甚至诱发骨化肌炎。
药物治疗
1.内服药 早期宜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药,如桃红四物汤加减。西药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2.外用药 早期外敷消肿止痛膏或狗皮膏,后期用中药熏洗。
临床表现
有明显的外伤史,肘关节呈半屈伸位,患者以手托肘,关节活动受限。重者关节伤侧肿痛明显,皮下有瘀斑,甚至有波动感。
初起时肘部疼痛,活动无力。肿胀常因关节内积液和鹰嘴窝脂肪垫炎,或肱桡关节后滑膜囊肿胀而逐渐加重,以致伸肘时鹰嘴外观消失。
部分严重的肘部扭伤有可能是肘关节脱位后已自动复位,只有关节明显肿胀,已无脱位症,易误认为单纯扭伤。其中关节囊和韧带、筋膜若有撕裂性损伤,做关节被动活动时有“关节松动”的不稳定感,并引起肘部剧烈性疼痛。
X线检查
常规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排除是否合并有骨折等。对可疑病例在进行局部麻醉后,伸直肘关节,做被动肘外翻30°摄片,若内侧关节间隙明显增宽,则说明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撕裂。同样,亦可做桡侧副韧带损伤检查。在儿童骨骺损伤时较难区别,可与健侧同时拍片以检查对比,可以减少漏诊。
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咀尖恰位于一条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尖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在伸直的情况下,若受暴力如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使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尺骨鹰咀则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位时,臂与前臂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二者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为提携角。
肘关节的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司前臂的旋转运动(见后);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骨、尺骨上端构成,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肘部扭伤多由间接外力所致,如跌扑或高处坠下,手掌着地,肘关节处于过度外展、伸直位,造成肘部关节囊、侧副韧带、环状韧带和肌腱不同程度的损伤。扭伤常损伤尺、桡侧副韧带,而以桡侧常见。伤后局部充血、水肿,严重者关节内出血、渗出,影响肘关节活动。直接暴力打击则可造成肘关节挫伤。严重肘部扭挫伤,或伤后处置不当,可使血肿扩大,涉及软组织和骨膜下,两者常相互沟通。血肿机化时,通过膜内成骨及钙质沉积,可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钙化、骨化,从而形成骨化性肌炎。
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严重扭挫伤应与骨折鉴别,环状韧带的撕裂常导致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X线摄片检查即可区别之。但儿童骨骺损伤有时难以区别,可摄健侧X线片对比予以鉴别。若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但肘关节活动功能未见改善,局部软组织僵硬者,应行X线检查,以确定骨化性肌炎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