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08:55 来源:网友分享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中青年人的多发病,该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有变化,被公认为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病患者最大的病患即在于不同程度的腿痛或腰腿痛,持续或剧烈的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创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睡眠和休息,久之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没有“根”,又何来“根治”呢?就根本的病因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总与椎间盘自身退变、遗传、受凉或外伤等诸多因素有关,绝大多数患者并无特别的诱因。其病理(疼痛)机制多与椎间盘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以及局部炎症刺激或缺血有关,但尚未达成共识。
另外,腰椎间盘突出后,还可随后引起脊柱生理前凸变直或侧凸、脊神经根受损、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关节退变、椎管狭窄、腰背肌衰弱和腰椎失稳等一系列继发性改变,从而有可能导致许多病人的疼痛症状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残余麻木经久难愈。患过该病的患者大多对疼痛的经历“刻骨铭心”,时刻害怕疼痛复发,生活处处小心翼翼,因此总希望找到一种“根治”的方法,设法让这魔鬼般的疼痛经历一去不复返!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实也是绝大多数专科医生矢志不渝努力的方向!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底能否被根治呢?这恐怕是所有该病患者及其家人都特别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屡屡或长期被该病困扰、饱经疼痛折磨的人,或几经治疗而未痊愈患者所急切想知道的。
(一)非手术治疗
卧硬板床休息,辅以理疗和按摩,常可缓解或治愈。牵引治疗方法很多。俯卧位牵引按抖复位,是根据中医整复手法归纳整理的一种复位方法,现已研制出自动牵引按抖机,其治疗原理是:牵开椎间隙,在椎间盘突出部位以一定节律按抖,使脱出的髓核还纳。此法适用于无骨性病变、无大小便失禁、无全身疾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前不宜饱食,以免腹胀,治疗后须严格须卧床一周。一次不能解除症状者,休息数日后可再次牵引按抖。本法简便,治愈率高,易为患者接受,为常用的非手术疗法。
(二)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为:①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②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术前准备包括X线片定位,方法是在压痛、放射痛明显处用美蓝划记号,用胶布在该处固定一金属标记,拍腰椎正位X线片供术中参考。
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切除患部的黄韧带及上下部分椎板,轻缓地牵开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用长柄刀环切突出部的纤维环后取出,将垂体钳伸入椎间隙去除残余的退化髓核组织,冲洗伤口,完全止血后缝合。操作必须细致,术中注意止血,防止神经损伤,术后椎管内注入庆大霉素预防椎间隙感染,闭合伤口前,放置橡皮管引流。
手术一般只显露一个椎间隙,但如术前诊断为两处髓核突出或一处显露未见异常,可再显露另一间隙。合并腰椎管狭窄者,除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外,应根据椎管狭窄情况做充分的减压。因系采用椎板开窗法或椎板切除法进行手术,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3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较快,2~3月后即可恢复轻工作。术后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后,脑力劳动者一般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工作;体力劳动者一般在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
2、在充分卧床休息后,可在适宜的腰围保护下,下地作轻度活动。但下床时,应先仰卧位戴好腰围后,先向健侧或较轻一侧侧卧,同时屈髋、膝关节,由他人扶起坐于床边,待适应后再下地行走。
3、术后卧床期间应由医护人员协助每两小时行轴位翻身一次,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证腰部的筋膜(筋膜: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
4、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最好是硬板床。卧床时间一般视手术范围而定,约1~4周。
5、注意营养,每日的饮食除保证足够的热量外,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需要应有足够的供应与补充。
6、在卧床时,应行仰卧抬脚、空中蹬车活动,以避免神经根粘连,恢复期时,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防止复发,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7、平时应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力求炼成自身的“肌肉腰围”,以加强脊柱的外源性稳定。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佩带腰围,睡觉、吃饭时取下腰带。恢复后期腰带只用于久坐和弯腰负重时,防止腰背肌萎缩。
8、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的多卧床,这样利于术后康复。术后一年内,提举东西时必须十分小心;避免因咳嗽、打喷嚏等而增加腹压。
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健侧。侧弯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