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07:19 来源:网友分享
1、腰椎病引起腰痛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比如腰间盘突出症可以伴随坐骨神经痛;大腿或小腿的麻木、疼痛;肌肉瘫痪,如足下垂,足拇指背伸无力;马尾综合征,如会阴区麻木,二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2、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椎滑脱则伴有间歇跛行与双下肢麻木、发凉,同时也伴有下肢的肌肉瘫痪,大腿与小腿外侧的麻木。再有就是腰椎的结核,该病由于结核病菌的侵蚀,使病人在腰痛的同时,还出现了腰部强直,不能弯腰拾东西,腰疼较为剧烈,并且还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下降等结核菌毒素中毒的表现。
3、腰椎病的危害还体现在腰椎病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腰椎骨折侧方的腰动脉和静脉丛易损伤出血;神经损害加重;硬膜破裂及脑脊液漏;损伤交感神经干或神经节;肺不张、胸腔积液,膈肌裂孔疝、乳糜池淋巴管损伤、脾脏损伤;切口深部感染,术后畸形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骨伤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生在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由于腰椎间盘的负重量及活动度较胸椎为大,腰4~5及腰5~骶1之间,是全身应力的中点,负重及活动度更大,故最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伴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局限于腰骶部附近,在腰椎4~5、腰椎5~骶椎1、或腰椎3~4棘突间有局限性深压痛,并向患侧下肢放射,坐骨神经痛常为单侧,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
若腰椎间盘突出较大或位于椎管中央时,患者可为双侧疼痛,咳嗽、喷嚏、用力排便时,均可使神经根更加紧张而加重症状,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屈髋、屈膝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此类患者疼痛多数为间歇性,少数为持续性,间歇性疼痛经休息,特别是卧床休息后可明显减轻,但容易在轻微损伤后复发;病程长者,其下肢放射部位感觉麻木。
1、加强脊柱锻炼
运动同样对骨骼肌肉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强。运动改善了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了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质的退行性变。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腹肌和肋间肌锻炼,可增加腹内压和胸内压,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
2、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青少年应注意检查有无先天性或特发性畸形,如特发性脊柱侧弯或椎弓崩裂。如有此类情况在以后易发生腰椎退变而过早出现腰痛(腰痛【译】: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对于已从事剧烈腰部活动的人,应注意有无发生椎弓根骨折等,如有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应该加强背部保护,防止反复损伤。
3、改善姿势,劳逸结合
注意自我调节,避免长期做反复固定动作,劳动部门应规定最大负荷量,避免脊柱过载,以免促使和加速退变。某些需要长时间弯腰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大一倍以上,腰背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会相应提高。可以通过不断调整坐椅和桌面的高度来改变坐姿,坚持工间操,使疲劳的肌肉得以恢复。
4、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饮食是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保证,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肌肉、四肢。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往往会影响人体气血的生成,从而导致气血虚弱、筋骨失养和肌肉萎缩,并可促成疾病的发生。起居亦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应起居有时、房事有节,以免损耗肾气、耗精损液,导致肾精亏虚、脑髓失养,而致腰痛病的发生。
1.在疼痛期间,平卧硬板床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待症状缓解后也不宜作伸腰、弯腰、持重物、急转、猛蹲起等动作。
2.外出活动或工作时戴好腰围,保护腰部,长时间坐办公室人员,要放松腰部,适当活动腰部。平时搬重物时动作宜慢,弯腰时不宜太猛烈。
3.坚持腰背肌及腿部的锻炼,增强腰背肌力,及脊柱的稳定性。
4.加强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素质,如散步、晨运、打太极拳等。
5.注意饮食调理,进食补肝肾壮筋骨之食物,如狗肉、羊肉等滋补食物。忌肥腻燥热辛辣食品。
6.外出活动或工作时戴好腰围,保护腰部,长时间坐办公室人员,要放松腰部,适当活动腰部。平时搬重物时动作宜慢,弯腰时不宜太猛烈。
7.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站、坐、行、劳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