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2 08:46 来源:网友分享
1: 卧床休息:腰椎骨折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种十分简单,但又较为有效的措施,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
2: 西医药物:主要是通过止痛类的药物,对病症得到缓解。但治标不治本,只能止痛,不能治痛。且长期服用药物容易引起依赖。
3: 膏药治疗:膏药腰痛复正贴为中医保守疗法,中医外用为代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骨折的方法。由于它安全可靠、操简便,疗效肯定,所以成为大多数患者最佳的选择。
4: 针灸按摩治疗:通过传统针灸打通患者腰部穴位,然后通过按摩,使深处的血液流经体表,以达到血液循环畅通,进而缓解其带来的腰痛,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只可作为有效的缓解疗法。
5: 西医手术治疗:通过传统手术,切除病变的腰椎组织为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手术风险大,创伤大,术后伤口不易愈合,且易引发后遗症等诸多弊端,多患者会选择中医保守治疗。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最常患的脊柱损伤之一,由于骨折多数比较稳定,可用保守治疗。康复锻炼在伤后1~2天即可进行。具体做法是:取仰卧位,用头、双肘和双足撑起身体,腰部向上挺,尽力腾空后伸;患者也可取俯卧位,上肢伸直后伸、头胸后仰、挺腹,或下肢伸直后伸,体质好的患者也可上、下肢同时后伸,呈一弧形。
在进行腰部锻炼的同时,患者应注意四肢各关节的活动,以预防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挛缩和骨骼脱钙。在伤后3个月内,要避免脊柱前屈,不宜过早直立负重,以免加重骨折椎体的变形。伤后3个月进入恢复期。患者应继续加强腰背肌力练习,同时做脊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锻炼。比如,可骑坐在体操凳上将脊柱向各方向弯曲,适当配合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
正确的卧位就是要求人体各部位的位置所处的状态能保持各组拮抗肌群作用平衡,避免过度的伸张或屈曲,关节韧带保持相应稳定,以免发生畸形,影响功能。在术前、术后不采取正确卧位,会使病情加重或手术失败,而加重患者痛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人体力学原理,给予协助和指导患者各部位所处的肌力保持平衡,保证各关节最大范围的尽快恢复功能。所以应该根据病情协助指导患者卧有正确的体位,避免加重病情减少并发症,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不能活动的要做被动运动,保持恢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条件,同时还要保持大脑与肌肉的联系,不使肌肉处于一种抑制状态。
(1)脊髓和神经根损伤:是脊柱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手术止血不彻底,血肿压迫引起或减压时操作的震动对脊髓的冲击、基础疾病影响;神经根的损害多源于器械的刺激、直接挫伤或对神经的过度牵引引起。术后应注意观察四肢的感觉活动及大小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为减轻神经水肿,改善症状,可预防性静脉应用激素、甘露醇和速尿等神经消肿药物。
(2)脑脊液漏:多因陈旧性骨折或原有椎管严重狭窄,后纵韧带与硬膜囊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或切除后纵韧带时损伤硬膜囊所致。一旦出现引流物淡血或洗肉水样,24小时引流超过500ml,立即将切口负压引流改普通引流袋引流,去枕平卧,术后采取严格的颈部制动、切口局部用1kg砂袋加压。对头晕、呕吐患者,抬高床尾30°—45°,予以头低脚高位。同时报告医生,遵医嘱静脉滴注等渗液,必要时予拔管切口加密缝合。
(3)胃肠道并发症:腰椎前路手术早期,脊柱固定于伸展位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或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对腹胀严重者应禁食,在排除急腹症后,可热敷腹部,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针,或口服番泻叶、大黄水,必要时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灌肠。指导患者进行腹肌的收缩锻炼,告知患者养成床上排便及定时排便习惯。
1、急救:如伤者仍被瓦砾、土方等压住时,不要硬拉强暴露在外面的肢体,以防加重血管、脊髓、骨折的损伤。应立即将压在伤者身上的东西搬掉,脊柱骨折时常伴有颈、腰椎骨折。
2、颈椎骨折要用衣物、枕头挤在头颈两侧,使其固定不动。
3、如胸腰脊柱骨折,使伤者平卧在硬板床上,身两侧用枕头、砖头、衣物塞紧,固定脊柱为正直位。搬运时需三人同时工作,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
4、身体创口部分进行包扎,冲洗创口,止血、包扎。
5、完全或不完全骨折损伤,均应在现场做好固定且防治并发症,特别要采取最快方式送往医院,在护送途中应严密观察。
(1)可疑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时立即按脊柱骨折要求急救。
(2)运送中用硬板床、担架、门板,不能用软床。禁止1人抱背,应2~4人抬,防止加重脊柱、脊髓损伤。
(3)搬运时让伤者两下肢靠拢,两上肢贴于腰侧,并保持伤者的体位为直线。
6、胸、腰、腹部损伤时,在搬运中,腰部要垫小枕头或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