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9 08:01 来源:网友分享
高发人群一:女性
1、妊娠期:女性在妊娠期内,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容易被病毒感染而得上类风湿。经75%以上的类风湿性孕妇患者证实,病情缓解开始于初的3-6个月,但90%的类风湿孕妇在分娩后都会随着类风湿因子效价升高而再次出现疾病的复发。产后母亲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相继下降,可能会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
2、绝经期:绝经期也是比较危险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女性也易得上类风湿病。雌激素缺乏能够影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能影响炎症因子水平。另外,临床上在一些病例中,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体内雌激素缺乏可能会导致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症状。
由此可见,女性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与女性的一些特殊生理时期有关,比如妊娠期、绝经期等,在这些特殊的时期,女性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的预防各类可以导致类风湿患病的因素。
高发人群二:老年人
1、免疫因素:许多老年类风湿病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免疫异常引起的。老年人胃肠等生理功能退化,钙代谢吸收障碍,容易造成骨质关节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时,易感受寒湿,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率大大提高。
2、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刺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老年人性激素下降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诱发因素之一。
3、感染因素:老年人因体质较差,患病大多与感染有关。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病原体包括EB病毒、细小病毒B19、流感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等。
1、治疗风湿关节炎方法之按摩
作为该病的患者可以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先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而使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等手法。每次治疗时间15到30分钟,两三天一次。在进行按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才行,不能三天打鱼。如何治疗好风湿关节炎
2、治疗风湿关节炎方法之锻炼
患者要坚持进行功能锻炼,目的是通过活动关节,避免出现僵直挛缩,防止肌肉萎缩,恢复关节功能,即所谓"以动防残"。通过锻炼还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振奋精神,增强体质,促进早日康复。这些是为了提高关节灵活度,所以一定要重视。
3、治疗风湿关节炎方法之药物治疗
非淄体抗炎药,有抗炎止痛的效果,缓解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常用药有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布洛芬、青霉胺、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常用慢作用抗风湿药,比如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4、治疗风湿关节炎方法之外科疗法
通过做手术对关节进行矫形,置换,滑膜切除等,虽然这种手术不能彻底治愈关节炎,但是能缓解关节炎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5、治疗风湿关节炎方法之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能有效治疗风湿关节炎,骨髓移植后能恢复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治疗关节炎。
6、治疗风湿关节炎方法之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本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青风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黄芪、黄芩等。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稳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过20片)。每日2~3次。
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除湿,温通化阳,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寒湿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儿童酌减。
麝香丸
药物组成:川乌3枚,地龙5条,全蝎、黑豆各21个。
制法:上药俱生用,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研匀,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效: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风寒偏盛者。症见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咬,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温酒下,每日3次。
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是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但是患者在治疗的时候过多服用药物,会产生很多的副作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列的病变,可成为影响类风湿患者生存寿命的重要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比普通人的死亡率平均高出30%,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对寿命引起较大影响的,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变形致残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前期会出现关节肿痛难受、僵硬,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轻则关节畸形,重则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让人生不如死。
2、类风湿结节
占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15%~25%,浅表结节好发于肘部、关节鹰嘴突、骶部,深部结节好发于内脏组织。
3、多系统伤害
70%左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因病变侵犯心脏、血管、肺脏、视觉、神经系统等,引发相关严重并发症,引起贫血、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肠梗阻等。让病人更加痛苦。
4、肾脏表现
肾脏血管炎引起的多种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肾脏淀粉样变。
5、神经系统表现
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