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3 08:56 来源:网友分享
1、由于本型的发病因素较多,病理改变亦较复杂,因此视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症状及临床体征各异如果以前根受压为主则肌力改变(包括肌张力降低及肌萎缩等)较明显;以后根受压为主者则感觉障碍症状较重。但在临床上两者多为并存,此主要是由于在狭小的根管内,多种组织密集在一起,大家都难有退缩的余地。因此,当脊神经根的前侧受压时在根管相对应的后方亦同时出现受压现象。其发生机制,除了由于作用力的对冲作用外,也是由于在受压情况下局部血管的淤血与充血所致,彼此均受影响。因此,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两者同时出现者居多。但由于感觉神经纤维较为敏感,因而感觉异常的症状会更早地表现出来。
2、本型颈椎病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有三: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性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二是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椎节局部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产生症状(例如受累椎节局部及相互依附的颈长肌、前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等均参与构成整个病理过程的一个环节)。
1.颈部症状
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轻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尤以急性期为明显。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可无特殊发现。
2.根性痛
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根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
3.根性肌力障碍
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组。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
4.腱反射改变
即受累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早期活跃,而中、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1.非手术疗法
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尤以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颈围制动及纠正不良体位有效。手法按摩亦有一定疗效,但应轻柔,切忌因操作粗暴而引起意外,不宜选用推拿。
2.手术疗法
凡具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
(1)经正规非手术疗法3个月以上无效,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及神经学定位相一致。
(2)有进行性肌肉萎缩及疼痛剧烈。
(3)虽非手术疗法有效,但由于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术式以颈前路侧前方减压术为宜,不仅疗效佳,且对颈椎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对伴有椎节不稳或根管狭窄者,亦可同时选用椎节间界面内固定术,将椎节撑开及固定融合。通过切开小关节达到减压目的的颈后路术式虽有疗效,但因术后易引起颈椎成角畸形,目前已逐渐为大家所放弃。亦可通过椎板从后方切除或刮除椎体侧后方的骨性致压物,但此种术式难度较大,且易误伤,非有经验者不应选用。
3、偏方
药方:当归12克、红花9克、川芎9克、桂枝12克、秦艽12克,海桐皮克、仲筋草15克、羌活12克、川椒9克、艾叶12克、鸡血藤15克、乳香9克、威灵仙15克。
用法:将中药故人布袋内将口扎紧,金属沈脸盆—个,放人清水半盆,将药袋放入盆中加热煮沸;5一7分钟即可。待温度适宜后熏洗。每日一至二次。
樋敷法
炮药疗法是中药效果与蒸汽相溶合的一种透热疗法。由于熬汽可以便汗孔张开而有利于渗透肌表组织,具有较强的温经通络、驱凤放寒、活血通痹作用。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各型颈椎病的治疗,通过中药烟敷,可以达到通利颈椎关节,消除关节组织炎症,解除颈椎周围肌群的紧张、痉挛。达到减轻关节压力,改变椎间紧张状怒,恢复颈椎活动功能的治疗作用。
视病因不同,X线平片所见各异,一般表现为椎节不稳(梯形变)、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椎间孔狭窄及钩椎增生等异常改变中的一种或多种。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变性和髓核后突,髓核甚至可突向根管、椎管内,且大多偏向患侧。颈脊神经共有8对,并支配不同部位,因此当其受累时,视受累部位不同而症状的分布与差异较大。在临床上以颈5~8脊神经根受累较多,故以此为重点对易混淆的伤患提出鉴别。
主要依据有: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
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
多为阳性,痛点封闭无显效,但诊断明确者勿需做此试验。
3.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刺形成等异常所见,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状态,包括髓核的突出与脱出、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与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