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11:28 来源:网友分享 作者: 漫说健康
似乎这两天,整个朋友圈都被《我不是药神》而刷屏了。
回头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不是在看《药神》,就是在去看《药神》的路上。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燃其许多观众的点赞和支持,无疑是因这部电影的现实题材。
无论是里面的白血病患者,还是患者亲属,又或者是药贩、制药厂家、医疗工作人员。
都围绕着一个问题:这仿制药,究竟应不应该存在?
前些天,小康医生就从患者、患者家人,医疗工作人员这几个角度去思考,这仿制药以及我国看病贵究竟存在怎么样的趋势。
有很多粉丝并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正规的药厂就不能降低药价?为何我国市场允许正版药存在高价?
在面对这些救命药,凭什么药企还要将价格定为“天价”?
实际上,当初“陆勇事件”爆发后,知乎上就有一个很棒的回复:
“这些靶向药之所以昂贵要卖几万元,那是因为你能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了,第一颗药的价格确是数十亿美金。”
毕竟对药企而言,新药的制作,不仅仅涉及到至少十几亿美金的投资,更多还是精力和物理。一种新药的产生,从理论阶段构效关系的研究,到合成路线的规划,再到开发制药工艺,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的炎症,剂型的选择,最后将药品研制出来。
这个阶段才仅仅是第一步,之后就是漫长的临床数据研究和调查。在这研究过程中,药企还需要根据临床反馈,制药工艺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任何一个小环节的出错,都可能会造成前功尽弃。
等到临床研究结束后,药企又要面对新药注册这个大难题。一份新药的注册材料,有的更是达到十多万页,虽说我国药监局审计时间最短可达到4个月,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新药注册长达数年。
「仿制药」究竟是在救人,还是在害人?
然而仿制药完全抛开了这些研发成本,省下了这10余年的时间和财力。虽说它们对于患者带来的希望,但无疑给这些药企带来极大的成果窃取。
若不给专利药垄断机会,让药企看到新药的暴利机会,那么药企还能有动力区继续研发新药呢?制药哪来的创新和进步呢?
难道穷人就只能吃高价药吗?
非也!
专利药并不会一直贵下去,降价一般存在这三种途径:
第一,新药专利期限过了
由于药物的特殊性,政府对新药的专利保护一般是20年,但这20年有10年药物还在开发阶段。因此当这类专利药上市的时候,20年专利保护期就已经过了一半。
这也就意味着新药要想真正垄断市场,也就只有几年。一旦过了专利期,那么仿制药就会大量进入,极大压低药价。
例如电影中的格列卫,在2013年专利到期后,国内仿制药刚进入市场时,售价就4000元一个月,随着医保的改革,以及零关税的实施,现如今价格降到了1000元一个月。从原先的3万元降到了千余元,这无疑是给患者一个极大的希望。
第二,国内立法,强制许可
要说药品强制许可,印度是最为纯熟的国家。在1970年,印度颁发了专利法,不承认西方药品专利,也不保护药物成分。同时在2013年,针对诺华新型抗癌药格列卫的专利,印度最高法院驳回请求。这被被强制许可的制药公司,最终在印度的法院和裁判机构败诉。
而巴西、泰国和南非等艾滋病较为严重国家,政府都会强制许可,在本国提供便宜的治疗艾滋病药物。
第三,药价谈判
若强制许可以及专利期限快到了,各国政府就会通过国内的市场趋势来与药方进行谈判,确定最为合适的价格。
我国国家药价谈判,是根据医保基金出面,将十几种抗癌靶点药在通过两年的谈判,最终实现了大幅度的药价下降并进入医保范畴。
也许,这类药物对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或许是杯水车薪。
全民医保究竟如何实施,以及实施后效果至今都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看到这些救命药在面对没有医保覆盖的人群,究竟是怎样一场生离死别、悲欢离合?
若在平时,我们自然会支持知识产权保护。但一旦面临这生与死的关键时刻,这个就难以统一。没有一方是完全非黑即白,大多数都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
正如电影徐峥饰演的药贩,在审判时所说:“他们吃不起天价的进口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
但也如程勇最后所说,“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早点到吧,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慢慢变好。”
没有神的光芒,你我生而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