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患者骨痛、皮肤瘙痒 当心甲状旁腺出问题

2015-12-22 10:12 来源:网友分享

  随着血液透析的不断进步,存活10年以上的维持性透析患者越来越多。然而,血液透析作为替代治疗,也仅仅是“替代者”,随着病人血透年限的增加,各种并发症也会发生,如因慢性肾衰引起的活性维生素D3的缺乏,低血钙,高血磷等原因就可能“激活”甲状旁腺的功能,导致甲旁亢的出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医师李宓提醒, 慢性肾病患者若无故出现骨痛、皮肤瘙痒、手臂抬不起等症状,就要及时就诊查明。

  被“打鸡血”的甲状旁腺

  甲状腺就像一只停留在喉部的蝴蝶,而4枚甲状旁腺就分布在蝴蝶翅膀的四个角。一般来说,普通人仅用5%的甲状旁腺功能就能维持身体基本需要。这就意味着,甲状旁腺95%的“内功”处于潜伏状态。

  而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进展,肾功能不全、肾小单位丧失逐渐丢失,肾脏排磷减少,血磷增高,导致磷酸盐潴留,高磷酸盐血症引起血钙离子降低;同时,由于肾1α-羟化酶缺乏造成肠钙吸收不足,导致低血钙;肾功能不全时,尚有维生素D活化的代谢障碍,影响肠钙吸收,加重了血钙过低倾向;加上在肾透析过程中补钙不足,慢性肾病患者低血钙的情况比较突出。

  为了弥补血钙的缺乏,“潜伏”中的甲状旁腺开始发力,就像被“打了鸡血”般开始代偿性增生,激素分泌增多,以降低血磷,升高血钙,造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注意!这些症状不简单

  李宓指出,继发性甲旁亢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它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存活期的重要因素,其危害也是严重的。慢性肾病患者要尤其注意以下几个症状:

  1. 骨骼疼痛。肾性骨病一般都是自发性,或加压后出现,多见于脊柱、髋、膝等负重关节,且在活动时加重。肾性骨病引起的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性,还可伴病理性骨折和骨畸形。

  2. 四肢逐渐无力。继发性甲旁亢的神经毒性作用,可引起精神失常、脑电图紊乱和周围神经病变,也可出现近端肌力减退和肌萎缩。四肢近端肌力进行性下降,影响上肢抬举和走路。

  3. 皮肤瘙痒。无缘无故皮肤瘙痒、手指或脚趾溃疡、肌肉坏死(缺血性),有的可表现为关节痛、假性痛风综合征等。这都与甲状旁腺激素过高、血钙过高或转移性钙化有关。

  “治疗继发性甲旁亢总体策略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慢性肾病5期及透析患者每隔1-3个月就要检测血清钙、磷,每隔3-6个月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李宓指出,发现甲旁亢的患者要减少磷的摄入,合理使用磷结合剂,合理补充钙剂,合理使用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帕立骨化醇(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等制剂,并改善透析方案,内科治疗无效者则要考虑手术切除。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