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4 10:37 来源:网友分享
昨日在厦门举行的一场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半马”)中,一名参赛者在比赛中途倒地,另一名在抵达终点后倒地,二人经抢救无效,猝死。一场马拉松比赛酿成两人死亡的悲剧,再次提醒大众,参加马拉松以及其他体育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悲剧:两人猝死,多人送医
昨日马拉松组委会的公告中,描述了两名参赛者的猝死过程:“在2016年12月10日上午举行的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跑者林某某在距离终点4.5公里处倒地,临近的医疗志愿者和骑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医师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发现该跑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120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继续抢救,并送往海沧医院抢救。跑者吴某某在到达终点后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现场医疗点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迅速送往海沧医院继续抢救。两位跑者送抵医院后,经组委会组织的市、区医疗急救专家全力抢救后,无效死亡。”
据现场目击者称,此次赛事还出现较多意外,截至记者发稿,除了两名猝死的参赛者之外,还有4人被送入医院抢救。据悉,其中一人还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半马”的难度不亚于“全马”
一个全程马拉松(全马)的距离是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就是全程马拉松的一半距离。一般人跑一个全程马拉松难度太大,以为跑半程马拉松就会轻松许多。似乎距离打了个五折,难度也相应打了五折。以为半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下来,全马则必须要有一定的长跑基础。有的喜爱长跑的朋友还将自己的微信签名改为“半马怡情,全马伤身”。然而,这种“难度打折”、“半马怡情”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半程马拉松的难度和对参赛者的要求与全程马拉松是一样的。
著名长跑运动员孙英杰现在运营一个跑步训练营,她说,她从不敢让队员轻视半马,“我教育学员,要和全马一样,注意每一公里的体能分配,注意自己的运动能力、心脏的能力是不是够了。”孙英杰说,有些业余跑者,胆子比专业选手都大,不进行必要的训练就敢跑马拉松,“我们经受过训练,知道人的极限在哪里,知道身体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就要慎重了。相反,很多年轻跑者有些轻视马拉松。”
专家:猝死多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据马拉松救治方面的专家陆乐介绍,数据上看,全程马拉松猝死有几个时间节点,其中就包括半程极点和冲刺阶段。极点是人体感到最难受的时期,心跳及呼吸加快,感到肌肉无力。因而,半程马拉松并不省力。
西安体育学院从事人体科学研究的博士苟波认为,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猝死现象,除了没有掌握长跑技术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参赛者自身就患有各种疾病,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最易出现猝死,“从医学解剖看,在马拉松比赛或者其他长跑运动中猝死的跑者,生前大多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他们参加马拉松比赛,等于给疾病的爆发提供了诱发的机会。”苟波博士认为,要在马拉松比赛中杜绝猝死的悲剧,一是规范赛事,参赛者必须要提交体检报告,合格后才能参赛;二是跑者自身要量力而行,如果在比赛中出现身体不适,不要硬撑着。最后,苟波认为,无论是参加马拉松赛还是从事其他运动,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希望在运动中猝死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华商报记者梁军
安全跑马的十条黄金法则
一、运动性猝死是极小概率事件,大可不必过度恐慌!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没有概率一说,要么不发生,要么发生;
二、重视定期体检,认真对待报名体检(赛会组织者要识别可能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参赛不是为了追风和刷朋友圈;
三、在科学和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训练。能力是逐渐提高的,基础体能和专项技术都需要经过长期科学训练后才能达到参赛要求;
四、不盲目参赛。马拉松是极限运动,而极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没有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从5k、10k、半马到全马的过渡,在没有太多基础的情况下参赛,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没有跑过15-18公里,就不要报半马,没有跑过30-35公里,就不要报全马;
五、拒绝短期训练。参加任何跑步比赛都要有长期稳定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跑量。不能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短时间的跑步训练不但无法改善心脏功能,反而会加重心脏负担;
六、学会放弃。赛前若身体不适,比如感冒发烧要以安全为上,放弃比赛;
七、学会倾听自己的身体。赛前要充分休息,赛程中如有胸闷、心悸、出冷汗虚汗等症状,终止比赛并立刻寻求医疗服务;
八、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以心率监测设备实时关注心率。如发现赛程中心率突然加快或突然减慢,尽快终止比赛并及时寻求医疗服务;
九、赛程中合理分配体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比赛。不要盲目跟跑打乱自己的方寸,尤其在赛程后段,不要猛然提速或盲目冲刺。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刻停步或躺下休息,要逐步减慢运动速率;
十、重视恢复和休息,不管是平时跑步还是参赛,都要将运动后的恢复视作与运动本身一样重要,没有训练,就没有提高,没有恢复,就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