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2 13:03 来源:网友分享
脚气原因1:特殊的职业环境
有些职业需要穿特制的鞋子(如胶鞋、长筒靴),有些职业必须穿正装穿皮鞋,还有些职业工作环境不佳,常年潮热,还有运动员常年穿运动鞋,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能不捂出脚气吗?
【根除办法】这类人除了常规用药外,平时要记得勤换鞋袜,保持鞋袜干爽,也可以在鞋子里放卫生巾等吸潮的东西。
脚气原因2:气候影响
脚气就是真菌在作怪,而真菌最喜欢什么地方?潮湿温暖的地方是真菌的乐园,它们欢乐地繁殖发展。为什么南方地区患脚气的人而北方少?就是因为南方气候湿热啊!
【根除办法】常规用药依然少不了,另外,穿一些透气的鞋,如布鞋、露趾鞋,可以减少真菌繁殖的几率。
脚气原因3:湿气重
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也就是体内湿气重,就会导致脚气,如果你脚趾间很痒,湿烂破皮,还有很多小水泡,水泡破皮后会流出一些水,这都是湿气重。
【根除办法】湿气重的话,必须先调理身体内部,把湿气排出去才能根治脚气。可早晚喝一杯亦舒堂薏仁茶,用薏米仁、赤小豆、芡实、马齿苋等材料配制而成,祛湿效果很好。
脚气原因4:感染
很多人患脚气都是被感染的,比如去游泳时穿了公共拖鞋,去宾馆时公用的拖鞋没消毒,买鞋子试穿时,刚好前一个试穿的人有脚气……
【根除办法】除了自认倒霉,公用的东西要尽量少用啊!如果要出差,可以要求宾馆提供一次性拖鞋。
脚气原因5:和年龄性别有关
年龄方面,青壮年容易患脚气,原因是青壮年新陈代谢旺盛;性别方面,男性更容易患脚气,可能因为一方面男性出差多,另一方面男性卫生意识较差,不爱洗脚,不爱换鞋袜……
【根除办法】勤换鞋袜,做好卫生工作,虽然老套,但没有其他办法了。
脚气病人平常注意多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 易患人群: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它副食补充者;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在2~5个月的婴儿。
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
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脚气病的预防: 合理安排膳食,所吃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并注意各种副食的补充。同时,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不要加碱,尽量不用高压锅蒸煮,以避免维生素b1遭到破坏。
(1)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2)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治疗脚气的偏方逐日2次,天天1剂,连续5—10天。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诊断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4)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逐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被传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5)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10—15分钟,逐日5—6次,逐日1剂,每剂可用2次。
(6)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天天摇动数次).时取药液天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
1、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3、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以吸水通气。
4、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5、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6、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气。
7、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
8、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祛除潮气。
温馨提示:
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