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13:28 来源:网友分享
1.脑源性肌肉萎缩,少见。常见大脑皮质的萎缩性病变,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大脑半球顶叶病变先天性运动区发育强或大脑半球深部(丘脑)占位性病变,炎症等,引起对侧身体相应部位的肌肉萎缩。
2.原发性脊髓前角或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其传导途径的病变所致之肌肉萎缩。例如,运动神经元疾病,包括婴儿进行性脊髓肌肉萎缩,少年进行性球麻痹,家族性遗传性少年型脊髓肌萎缩症等。
3.并发于中枢神经弥漫性病变的神经元性肌萎缩,如关岛运动N元疾病,海绵状自质脑病,家族性遗传性共济失调,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大脑叶性萎缩等。
4.先天发育畸形所引起的继发性中枢神经元性肌萎缩,如先天性颅神经核发育不全,综合症,脊髓积水,脑脊髓膨出,脊管闭合不全,脊髓发育不全,延一脊髓空洞症等。
5.脊髓病变,如损伤、产伤、脊髓压迫、带状疱疹性脊髓炎和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在治疗此病是应积极控制血糖。治疗肌肉萎缩可采用物理疗法来进行增加肌力锻炼、步行训练,并以温浴、推拿、按摩为辅,也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2、心理治疗
在治疗肌肉萎缩时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境,避免悲观、忧郁、恐惧、急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应树立治疗的信心,患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对促进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可看一些励志电影或者是听一些歌曲,来消除悲观情绪。
3、饮食疗法
治疗肌肉萎缩的方法还包括饮食疗法,因为中医观点中有医食同源的说法。食物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而且部分食物同时也是药物,只要用之得当,就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所以说饮食调养对肌萎缩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中医学上认为,劳倦伤脾,而脾又是主导肌肉四肢的。由此可知,过度劳累使损伤脾,导致损失,导致肌肉萎缩肌肉营养。因此,病人需要确保足够的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可以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中医治疗:中医以辩证治疗认为应辨清虚损脏腑,这样肌肉萎缩疗程很慢,肌肉萎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长期下去会导致一些患者一定副作用的。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以肌肉无力、肌肉挛缩、肌束颤动以及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以40岁以后多见。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有效措施阻止本病的进展。
针灸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现代报道较早的,见于70年代。之后,陆续有临床文章出现。虽然病例数尚不多,但因本病临床上颇为难治,特述于此,以供参考。
【治疗】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
配穴:命门、气海、血海、太冲、脾俞、内关、关元、鱼际。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4~5穴,酌配配穴1~2穴。大椎穴针时正坐头稍向前倾,缓慢进针,至患者感肢体发麻时,即出针。余穴均采用紧插慢提之补法。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施以补法。去针后,命门、气海、关元、脾俞等用无疤痕着肤灸法3~7壮。在颈、脊炷两旁及肌肉萎缩处,用皮肤针作中度中叩刺,以皮肤潮红,轻度出血为宜。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
配穴:大椎、脾俞、肾俞及肌萎部位的远近经穴。
(二)治法
以华佗夹脊为主,将相应穴位有侧重地轮流针刺。用迎随补泻法,尽量获取得气感应,留针30~45分钟。每日针刺1次,第1疗程不得少于90天,间息视病情而定,一般 不得超过90天;第2疗程可隔日1次。
另外配合内服软索丸,外练八段锦。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肌肉萎缩吃什么好的介绍一:凡食疗物品一般不采取炸、烤、爆等烹调方法,以免其有效成份破坏,或使其性质发生改变而失去治疗作用,应采取蒸、煮、炖等方法。
肌肉萎缩吃什么好的介绍二:肌肉萎缩病人不宜服用对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
肌肉萎缩吃什么好的介绍三:肌肉萎缩病人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肌肉萎缩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肌肉萎缩吃什么好的介绍四:不宜食用
(1)豆腐及豆制品:实验表明,过量吸收黄豆蛋白质,可抑制正常铁的吸收量,易引起缺铁性贫血,还能促进血管硬化。
(2)纤维素:前预防肠癌和降低血脂浓度,但过量食用,会影响无机盐的吸收。
(3)松花蛋:松花蛋在制做过程中会受到铅的污染。经常食用含铅量高的松花蛋,会引起中毒。铅在人体内能取代钙质,会引起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