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13:57 来源:网友分享
一般也称为膝内翻, 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以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而两膝不能靠拢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造成宝宝O型腿的原因很多,如软骨营养障碍等,但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为多,早期以多汗、易惊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骨骼发育。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O型腿。
缺钙和遗传是O型腿形成的两个基础,但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运动。走路外八字脚、稍息姿势站立、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蹲马步等等,会给膝关节向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牵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由此可见,认为膝内翻都是骨头弯了,是一种误解。
病因
缺钙(25%)
正常人的血钙维持在2.18-2.63毫摩尔/升(9-11毫克/分升),如果低于这个范围,则认定为缺钙。缺钙可引起“X’型腿、“O”型腿,鸡胸等疾病。
不良走路习惯(30%)
走路外八字脚、稍息姿势站立、长期穿高跟鞋、盘坐、跪坐、蹲马步等等,会给膝关节向外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牵拉膝关节外侧副韧带,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当外侧副韧带松弛的情况下,内侧副韧带偏大的力量就会牵拉小腿胫骨向内侧旋转,形成膝内翻。
佝偻病(20%)
佝偻病患儿长到1岁左右,学站学走路时,腿部难以负荷身体的重量,就会导致下肢朝外侧弯曲而形成O型腿。
预防
1.八步矫正法。向后迈步走,注意要脚跟先着地,路线走直。每次走八步。
2. 锻炼腿部内侧肌肉的方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即可。
3.矫正股骨方向。平躺,双足曲起,小腿与大腿成45度,臀部抬起,使上身与大腿成一平面。
第一、调整走姿
你可以这样做:走路时,学会重心放腿内侧。良好的走姿是身体竖立、收腹直腰、平视前方,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刚开始调整时可能觉得很别扭,有种不会走路的感觉,时间才长就自然了。
第二、一有空就记得做夹紧动作
你可以这样做:无论是等公车,还是在办公室、看电视时,记得时时伸直双腿用力夹紧双膝,一天3-5次,每次15分钟左右。这样不仅能够矫正腿型,时间长了,还有红花瘦腿的功效,特别是红花瘦大腿。
第三、蹲起矫正法 锻炼小腿内侧肌肉
你可以这样做: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和膝关节略微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不需要完全蹲下往。20次每组,天天2-4组,坚持一个月就会看到效果。
第四、缠绷带矫正法
你可以这样做:假如你的双膝是往外旋转的O型腿(走路轻易外八字),由于弯曲程度较严重。所以除了做夹紧运动外,不妨尝试捆绑法矫正。
1、坐在椅子上,两腿并拢。在膝盖以下脚跟以上,均匀地捆绑橡皮带;
2、捆绑后站起,记得要将身体挺正,抬头挺胸,约站立15分钟即可。站立时假如感到疼痛或是脚麻,就是捆绑过紧,要重新捆绑。一日两次,也可以两手扶着栏杆或椅背做下蹲站起的重复动作。每次约15分钟。
小编tips:最好使用具有弹性的橡皮带或布制的长带子,假如使用的捆绑物不是具有贪凉的橡皮带,在捆绑前,要先在脚跟内侧和膝盖内侧各垫上毛巾,避免疼痛。第一次捆绑时,也不要过紧。
膝内翻主要是严重危害身材。
标准腿型,在双足并拢直立时,双膝关节、双大腿、小腿的中段有三个接触点,而膝关节上下和脚踝的位置则有三个菱形缝隙。
这种有张有合,的下肢曲线,就透着一种玲珑的美。
图中可见,O型腿并不就是腿骨弯了,而是小腿骨和大腿骨的膝关节夹角不正常,膝关节内旋了一定角度,所以医学上称为“膝内翻”。
而这个角度,是由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决定的,因而即使是成人,也能够改变,可以矫正。
由于这个不正常的角度,双腿曲线外移,下肢轮廓线外移,难免给人以下肢臃肿之感。
而且,O型腿的人,由于身体重量集中于膝关节的内侧,承重线内移。这就使得在行走和站立时,大小腿都是外侧肌肉用力多,而内侧肌肉无法用上力。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腿部都是外侧肌肉发达,而内侧肌肉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