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9 12:28 来源:网友分享
连日来,北京的大风一扫数日的雾霾天气。看着外面的蓝天,文大妈忍不住和女儿一起外出散步。天气很冷、风也不小,本来就患有冠心病的她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胸痛难忍、喘不上气,脚也走不动了。女儿赶紧送她到医院,结果发现母亲竟然突发心肌梗死了。
“像这样在天气寒冷、刮大风的时节,因为突发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每年冬季都有不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告诉记者,“适度的户外活动对身体有益,但运动要讲‘天时地利’,天冷时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气候可以说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寒冷的环境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之一。在一些冬季严寒的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突遇寒冷刺激时,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会“应激”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此外,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人体的耗氧量也会骤增,使心脏不得不“加倍”工作,心脏越跳越快、血压越升越高。对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血管弹性本来就差,“寒冷加大风”这样的突然袭击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心血管难以调整,严重时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意外。即使没有心脏病的老人,气温过低时体内肾上腺素释放过多,造成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也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阻塞。
许顶立提醒:
首先,冬季老人应该适当减少户外运动,如果已经习惯了户外运动,也要根据当地的气温特点调整锻炼的时间。注意不要在“一早一晚”出门运动,运动时间可选择早上10点左右或下午3点到4点气温相对较高、光照相对强烈的时间段。
其次,出门前要穿足衣服,戴好帽子、口罩,不要顶着大风走路,刮风下雪天尽量别出门。
最后,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冷风“突袭”,比如清早起床后不要猛一下推开窗;吃饭、睡觉时不要对着门窗吹冷风;高楼林立的地方可能有较强的“过堂风”,不要在这样的地方长时间逗留、锻炼等。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或者和老年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制定的标准,至少符合以下两项的,将被诊断为心肌梗死:
(1)典型心肌缺血症状(胸痛或胸闷不适);
(2)典型心电图变化;
(3)血清心肌酶升高(CK-MB)。
到了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对心机梗死(MI)联合进行了重新定义,急性、演变中或新近心肌梗死诊断条件具备下列任何条件之一:CD心肌生化标志的典型升高和逐渐下降(cTnT或cTnI)或较快增高和下降(CK-MB),至少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心肌缺血症状。
(2)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3)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抬高或压低)。
(4)冠心动脉介入术(如冠状动脉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