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查什么_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有些什么

2017-07-30 16:19 来源:网友分享

一、病毒性心肌炎有些什么症状

  1.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2.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3.体格检查可发现:

  (1)心脏增大:病情轻者通常无心脏增大,重者可出现心脏轻到中度增大;

  (2)心率和心律的改变: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率异常缓慢和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3)心音变化: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样;

  (4)摩擦音:若同时有心包受累,则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5)合并心力衰竭的其他体征:肺部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和双下肢水肿等;

  (6)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体征。

二、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有哪些

  1.心电图

  (1)窦性心动过速、缓慢心律失常、一至三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部分患者起病后迅速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为猝死的原因之一。

  (2)2个以上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  (3)2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1mV或ST段异常抬高或出现异常Q波;有的患者可见R波幅度减低。合并心包炎者常有ST段上升,若单纯表现为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则可能与心包及心包下心肌受累有关。少数病人心电图可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病理性Q波。

  (4) 频发房性、房室交界性或室早,早搏可为单源、多源、成对,多数室早无固定的联律间期,提示存在异位兴奋灶。可见自主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或非阵发性室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少见,为猝死的原因之一。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脏检查,可发现心脏增大、心功能减退等表现。

  3. 其它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急性期血沉可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从咽拭子或粪便或心肌组织中分离出病毒。

  (2) 病程早期有CK、CK-MB、AST、LDH、肌钙蛋白1或T明显增高,且在急性期中有动态变化。

  (3) 在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心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

  (4)病毒抗体、病毒特异性IgM检测阳性。

  (5)心内膜心肌活检进行病毒基因检测及病理学检查。

三、病毒性心肌炎的是通过些什么诊断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证据和病毒感染证据的基础上。为此,必须具备:

  1.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有胸闷、心悸、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心脏明显受损的表现,心电图上有ST-T改变与异位心律或传导阻滞等心肌病变的证据。

  2.病毒感染的证据

  ①有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发生后不久出现心脏症状或心电图变化。

  ②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测定阳性结果。如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或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抑制抗体等)滴度(在起病早期和2~4周各取血标本一次),如二次抗体效价示升高4倍以上或其中一次抗体效价≥640者为阳性。

  ③咽、肛门病毒分离,如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但其意义须与阳性中和抗体测定结果相结合。

  ④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粪便、血清或心肌组织中检出病毒RNA。

  ⑤心肌活检,从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毒RNA。

四、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些什么

  急性期以采用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等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为辅。慢性期主要是自身免疫性损害和心功能不全,故应以改善心功能为主,难治性者加用免疫抑制剂。

  1.休息和饮食

  应尽早卧床休息,急性期卧床不应少于3个月,至恢复期(即6~9个月)可过渡到下午半日卧床休息。有心脏增大者,卧床休息应延长至心胸比率接近正常后,再开始有计划地活动。心力衰竭者应完全卧床。进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抗感染治疗

  (1)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

  ①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Ribavirin):10~15mg/kg/d,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②干扰素:1.5~2.5万U肌内注射,1次/d,5~10天为1个疗程,隔2~3天后可重复1疗程。

  ③抗柯注射液:系从低毒而明显抗柯萨奇B病毒的苦参中提取,现已制成纯度为99.43%的抗柯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

  (2)抗菌治疗:一般常规应用青霉素1~2周。慢性心肌炎时,应注意治疗或清除细菌感染灶,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

  (3)中药:黄茋注射液40g静滴,1次/d,共2周。牛磺酸2g/次,口服,3次/d,疗程1~10个月。中草药板兰根、连翘、大青叶、虎仗、苦参等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3.营养心肌

  急性心肌炎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服辅酶Q10、VitBco、ATP、肌苷、环化腺苷酸、细胞色素C、丹参等。

  4.提高免疫功能

  (1)胸腺肽:10mg或0.1mg/kg,肌内注射1次/d,15~30次为1个疗程。注射前先以10倍稀释作皮肤试验。完成疗程后,作用可维持1~2年。

  (2)卡介苗:于前臂滴药液处皮肤上划痕1~1.5cm,两划,隔日1次;4周后改为每周2次,共30次。可维持作用1年左右。

  (3)丙种球蛋白:1次肌注2~5ml,维持疗效3~4周。 (4)转移因子:1~3U/次皮下注射于上臂或大腿内侧,每周1~2次,一月后改为每2周1次,共2个月。

  5.糖皮质激素

  用于常规重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疗程不少于6个月,以10~12个月为好。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继发性感染。

  6.对症治疗

  (1)心源性休克:24小时分4~6次静脉注射大剂量VitC,总量可达30g/日。补液、纠正酸中毒。血压仍不升高或升高不满意者,应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使用洋地黄类改善泵功能,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吸氧,使用镇静剂等。

  (2)心力衰竭:基本药物为洋地黄及利尿剂,具体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见“心功能不全”。但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常表现为心律失常),故心肌炎病人只用常规剂量的2/3。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补钾;必要时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性利尿剂。

  (3)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窦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或654-2、大剂量VitC,试用氨茶碱(0.25~0.5g)、烟酰胺(600~1400mg)、心先安(60~90mg)静脉点滴。多数患者在4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和正常传导。必要时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4)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滞剂和胺碘酮是首选的治疗药物。控制房颤心室率可选用β阻滞剂、洋地黄、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若治疗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胺碘酮;必要时行电复律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给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置入ICD。

  7.ACEI、AngⅡ受体拮抗剂

  早期应用可阻断病毒心肌炎患者的心肌自身修复过程,加重病情发展。故急性期不能作为干预心肌纤维化的合适时机,干预最佳时期为慢性期。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